服从大局:和平时期中国军队对国家建设的贡

二、成为两用人才 领取口令

发布时间:2019-06-25 10:41:20

●1977年12月28日,在中央军委全体会议上,邓小平对全军官兵提出,士兵“要学政治、学军事、学技术,还要学点数理化,学点工农业知识,学点外语。”

●人们听得都人迷了,许多带兵的难题,像冰雪见了阳光,像乌云遇到飓风,消失了。一个个俱乐部办起来了,一个个学习小组成立了,战士们笑了。

●李国亮把连队的指导员请到团里说:“今天这个会,叫‘穷帮穷’会。团里穷,营里穷,连里更穷!所以请你们来,一起合计合计,能不能找到致富的金钥匙。”

● 成为两用人才

邓小平提出培养两用人才

1977年12月28日,在中央军委全体会议上,邓小平对全军官兵提出:

军队干部既能在军队建设中发挥作用,到地方上也能发挥作用,打起仗来,又可以在战争中发挥作用,就能成为军队和地方都合用的干部。

士兵要学政治、学军事、学技术,还要学点数理化,学点工农业知识,学点外语。

邓小平特别强调:

今后我们军队只着眼于军队本身建设的需要是不够的,还要着眼于干部、战士转业复员到地方的需要。同时,还要使我们的干部和战士,经过训练后,既能打仗,又能搞社会主义建设。

随即,各部队根据军官和士兵的实际和需要,开展了培养军地两用人才的活动。

南京军区某师、成都军区某团、济南军区某守备团、中央警卫团等,在军官和士兵积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开始学习一些简单的民用技术。总政治部和这些部队所在军区及时总结经验加以推广。

总政推广了南京军区某师培养军地两用人才的经验。总政在江苏南京市、浙江金华召开了第一次全军性的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军地两用人才经验交流会,推广了南京军区某师和成都军区某团等部队培养两用人才的经验。

海军在舟山群岛某地也召开了培养两用人才的经验交流会,全军各大单位都派人参加。空军、北京军区等单位在会上交流了经验,全军各大单位把这一活动推向了新的高潮。南京军区某师又总结出了“军、政、文、民一体化教育训练”的经验。

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及时推广了这个师的经验,并提出:培养军地两用人才要贯彻“以军为主”、“以干部为重点”的原则。

从此,军队培养军地两用人才坚持以军队建设需要为主,把培养两用人才工作纳入教育训练轨道之中。

培养军地两用人才,是新时期军队建设中的一个新事物,是军队为国家建设输送人才的一项重要措施,很受广大战士,特别是农村籍战士的欢迎。

1977年底,邓小平高瞻远瞩地指出:

把军队办成一个大学校,使干部既学到现代战争知识,又学到现代科学知识和生产知识,还要学会做政治工作和管理工作,成为军队和地方都合用的干部。

考虑到战士复员到地方工作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对战士的教育训练就要做到一兵多能。要学政治、学军事、学技术,还要学点数理化,学点工农业知识,学点外语。要使我们的干部和战士,经过训练,既能打仗,又能搞社会主义建设。

这一决策适应了军队现代化建设和服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的需要,受到全军官兵的衷心拥护和社会各界的普遍欢迎。

在军委和总部的统一部署下,全军培养军地两用人才工作蓬勃开展起来。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培养使用军地两用人才工作不断发展。

1983年6月,邓小平高度评价了这一育人形式,欣然为这一活动题词:

大力培养既能打仗又能搞社会主义建设的军地两用人才。

1984年11月1日,邓小平在中央军委座谈会的讲话中,对培养军地两用人才工作给予高度评价:

培养军地两用人才,也是个顾全大局的问题。现在军队培养军地两用人才做得不错,有成绩,这个很好。军队培养两用人才,地方是欢迎的。这方面工作真正做好了,部队干部战士转业复员到地方就容易了。

余秋里同志告诉我,现在军队的养猪专业人员,一到地方就有用处,司机到地方是最受欢迎的。我们军队培养了不少有专业技术的人才,把其中一些人才转到地方各行各业去,对地方也是个支援。

为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要求,培养军地两用人才的工作经邓小平倡导深入地开展起来了。

据不完全统计,到1992年底,军队共有11万余名军官参加在职高等教育,近4万人取得大专以上学历,254万余名老战士在接受军政训练的同时,参加民用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培训,其中30多万人获得军民两用合格或技术等级证书。

另外,在两用人才培养中,军队和地方特别重视对农村籍士兵的教育培养,有260余万农村籍退伍战士被征聘使用,使农村籍退伍军人两用人才开发使用率高达90%。其中有50万人担任了乡、村干部,100多万人进入乡镇企业,12万人任厂长或经理。其中1600多人被省、部级授予企业家称号,3600多家被评为明星企业。两用人才研制发明的6487项科技成果获国家或军队科技进步奖。

两用人才培养艰难起步

在邓小平发出培养军地两用人才的指示后,一天,在某军师部里,一台打字机咔嚓咔嚓地打出了这样一纸公文:

任命七团司令部军务股参谋夏家田为该团三营九连政治指导员。

夏家田揣着这一纸任命来到了九连。

夏家田入伍前是武汉市的高中生,在一起入伍的同乡中是出类拔萃的人物。从战士干到军务股参谋,夏家田经历了很多,最让他难忘的是自己当战士的时候枯燥的业余生活。

枯燥的士兵生活使夏家田决心要为自己的战友们创造出一个热热火火的天地,要在九连雄壮的金戈铁马的主旋律里,增添几个悠扬、柔和的音节。

此时的军队,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化。

改革开放的大潮带来了破除牢笼的春风,祖国大地上到处奔涌着解放思想的潮流,军营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来当解放军的新兵似乎也“解放”了。新兵们来自五光十色的商业城,晶亮的手表、黑亮的皮鞋、镀金的十字架、施特劳斯轻曼的舞曲、福尔摩斯缜密的推理,还有巧克力、麦乳精、收音机、照相机、摔跤服、溜冰鞋、拳击手套。在各种各样的书中,有的夹着明星照、年历片和缠绵的情书。在草绿色新军装的肩头,一些人还晃晃荡荡地背着橘红色的提琴、吉他!

比这更令人眼花缭乱的是青年人万花筒般的幻想、浪漫的憧憬。一个个都像王子!他们要驾驶汽车、操纵导弹、发射火箭、要入团、要入党、要“四个兜儿”、要考军校,还要李太白、贝多芬、罗丹、托尔斯泰、爱因斯坦、居里夫人……他们什么都要!一切都直言不讳,一切都叫人吃惊!

似乎在一夜之间,士兵变了,军营变了,传统的天平倾斜了。

新兵们的思想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80年代的兵应该怎么带?这不仅给九连的干部提出了一个难题,也给全军提出了一个历史性的课题。这不仅关系到当时部队的建设,也关系到未来军队的发展。

满怀激情的夏家田刚一上任,这些新问题就给他来了个下马威。

午饭后,超期服役的班长张海松趴在床上入迷地看书。连长几次叫他去搞军体练习,他声色不动。

连长走前一瞧,一本数学书,一叠草稿纸,纸上写满方程式!

没等连长发问,张海松先开口了:“那些东西我闭上眼也能做!我当了6年兵,足足在地上趴了6年,你知不知道什么叫‘浪费青春’!”

野外训练返回时,三班的张忠诚不肯背饭盆。

班长把饭盆挂上他的肩,他气呼呼摔在地上。

饭盆摔瘪了,干部发火了。

这个兵平时就不咋的,经常捧着个破收音机穷捣鼓,除了正规训练,“三五枪”叫不动,“三五弹”不愿练,“三五步”不肯走,这次非给他个处分不可!

指导员夏家田先找他谈话。谁知一见面,张忠诚倒冲着夏家田呜呜地哭起来了:“你们干部太不关心战士了!我学点技术,就像犯了法一样,动不动就挨训,当兵的还要不要出路!”

夏家田什么也没有说,只觉得鼻子发酸。

新时代要有新时代的带兵方法,不能再照搬老一套了。夏家田决心搞出些新花样。

他想起了一件事:那年回武汉探亲,夏家田应邀参加了一位好友的婚礼。乐曲响起来了,那才是真正的立体声!声音雄浑、悠扬、奔放。

这落地式音箱富有诱惑力的音色,拨动了夏家田的心:连队也得有!

钱从哪出呢?夏家田发动全连捡废铁、挖子弹头、好不容易�了172元钱,终于装起了落地式音箱,使战士们在训练之余听到了有滋有味的音乐。

这时,中央军委发出了培养军地两用人才的号召。这个号召点亮了夏家田的心,也点亮了全军战士的未来。

九连支委会讨论了一次又一次,终于决定:支持战士学习技艺,发挥战士一技之长。以连队建设为主,培养既适合军用、将来又适合民用的“两用人才”。

连队办起了名副其实的俱乐部,买了台一个喇叭的录音机。又根据各人爱好成立了书法绘画、新闻报道、无线电修理、木瓦工等业余学习小组。

夏家田兴奋地还在俱乐部的墙上,开辟了一个专栏,通栏写了6个大字:

多练几把“刷子”!

驻地后溪河大队的何支书来九连作农村形势报告。这个大队仅种茉莉花一项,每户每年的平均收入1000元以上!

何支书对团副政委李世勇说:“你们部队只会养猪种菜,为什么不敢种花?种上两畦茉莉花,一年保收1000块。敢不敢?你敢,我派人来教!”

没等副政委张口,夏家田应声而起:“我敢!”

很快,九连的菜地里多了一块茉莉飘香的土地。

夏家田的措施取得了成果,九连的兵高兴了,安心了,听话了。

1981年元旦来临的时候,《迎春曲》从落地式音箱里飘出,播撒着欢乐的气氛,全连欢聚一堂,庆祝新年的到来。

录音机里,响起了夏家田的男中音:

祝同志们新年好!

在即将过去的一年里,我们九连军政训练双丰收!具体地说有10大新闻:1、军事训练成绩全团第一;2、在师、团介绍了连队政治工作的经验;3、团后勤处在我连召开了生活管理现场会……

夏家田觉得不如亲口说痛快,他关了录音机,清了清嗓门,开始发表新年的“施政纲领”:

党中央提出了“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明年,咱九连也有个8字方针,就是让大家“学好、干好、吃好、玩好”。我们还要买照相机、放大机,我们连队的每一个战士,在服役期间争取都能学会拍照和洗相;爱好无线电的同志我包教,明年都学会修收音机……

说到最后,夏家田更自豪了:

咱们九连现在有6个“机”了:电视机、落地式收音机、录音机、电唱机,照相机已经联系好了,猪圈里,还有一只会餐时剩下的老母鸡……

掌声笑语中,夏家田春风得意地带着他的连队,跑步跨进了1981年。

连长用新招培养两用人才

连长王便永曾被有的人看作大老粗,也有的战士背地里喊他“土八路”。其实,他是个有志气、有思想的人。王便永爱唱歌,也会教歌。他抄的歌本,有插图,有装饰,像精美的工艺品!就连师宣传队的姑娘们也羡慕得直想要哩,只是不好意思开口。

连队没有配指导员,他自然成了“第一执政”。王便永用他全部的聪明才智,坚定不移地执行着前任党支部书记提出的“8字方针”。

王便永带领战士种了近一亩地的茉莉花,喂了4头大母猪,放养了几百尾鱼,新建了蘑菇房,又给营房打了7000多块土坯。仅这几项,仅半年时间,九连收入1446元!照相机、放大机买回来了,象棋、跳棋、军棋、乐器买回来了,专业知识书籍一下子买来了400多本!

九连的战士们腰杆硬硬的,脖子挺挺的,到哪里都底气十足!

为了感谢这个可喜局面的开创者,在夏家田到师教导队两个月后,九连的干部聚齐商量,把夏家田请回连队。

食堂里摆上了丰盛的酒菜,大大小小的碟子和碗摆了整整两张乒乓球台!鸡、鸭、鱼、肉、蛋,红、黄、蓝、白、黑,咸、淡、香、脆、甜,烧、蒸、煮、炒、炸,炊事班大显身手!

除了全体干部,每个排还推选一名战士向老指导员敬酒,感谢他为连队、为战士们付出的辛劳、贡献和牺牲!

大家端起酒杯,可夏家田喝不下去。在九连,他还有许多事情没有来得及做!战士们往他的碗里夹菜,他咽不下去,喉头似乎被什么东西堵住了。他双眼慢慢红起来,眼眶里贮满了泪水。

晚上,夏家田与连长王便永整整谈了一夜。

夏家田说:“我问心无愧,对得起连队,对得住战士!对你,我只有一个要求,希望把茉莉花种下去,把学习小组办下去……哦,对了,你们要夺军政训练双优,文唱武打,样样过硬;还要让战士们学得好,干得好,吃得好,玩得好!”

王便永是他的知音,他说:“只要我在,你放心!”

从高级陆军学校毕业的二营教导员邹海勤先发现了九连这个“富矿”,把王便永请到二营,向全营排以上干部传经。

人们听得都入迷了,许多带兵的难题,像冰雪见了阳光,像乌云遇到飓风,消失了。二营的小画家、小木工,紧急动员起来了。五连指导员周明远把自己准备转业时做家具的木料献出来了。一个个俱乐部办起来了,一个个学习小组成立了,战士们欣喜地笑了。

二炮连买不起音箱,各班班长们代表战士上连部“请愿”:“一个月不吃肉,卖头大肥猪,把音箱抬回来!”

墙内开花墙外红。三营九连的经验,首先在二营全面推广。

1981年底,九连连长王便永登上了军区基层政治工作会议的讲台。

在这个隆重的大会上,他说的还是夏家田说过的话:

我们要夺军政训练双优,文唱武打,样样过硬;还要让战士学好、干好、吃好、玩好!

猪圈旁开两用人才培养会

1982年春天,温暖的阳光懒洋洋地洒在军营里,九团所在师的师政委高俊杰没有心思欣赏窗外明媚的春光,紧皱着眉头一个劲地抽烟,火柴棒一根又一根,烟屁股一个又一个。

在培养军地两用人才的活动中,他树立了九连,宣传了九连,还带着团长、政委们上九连参观。他用九连这块石头,投在沉闷的军营中,激起了一簇簇水花。但他还不满意,他要抓一个团,推动3个团,推动全师。他要放一把大火,烧烧他的部属们屁股!

翻开各团的档案,他的目光落在了九团上。

九团在全师是最不起眼的。然而,九团却有一股不甘落后的志气。九团上去了,别的团还坐得住吗?

师政委高俊杰驱车来到九团,找团政委李国亮。“你们很好研究一下,培养两用人才的工作,目前遇到些什么矛盾?怎么解决?党委应该怎么抓?机关怎么分工?时间、教员、经费、场地又怎么解决……”

高政委一下子出了10多个题目,还给了九团一员干将:“团党委什么时候开会,我什么时候参加。另外,我让李枫林到团里来,同你们一起搞。”

李枫林来到九团,首先带领全团进行了一次人才普查。3次人才普查,把全团查了个人人追踪3代,档案朝天,库门大开!过了3遍“筛子”,团部大楼里摆上36种手艺特长的123份人才档案。

普查的结果让团领导们震惊了,这么多的人才居然被埋没了!

1982年6月28日,九团党委的全体成员,来到三连的猪圈前。

阳光下,一间又矮又小的房子前,站着饲养员张维才。他黑红黑红的脸膛,亮闪亮闪的眼睛,这是一个很容易让人遗忘的脸庞,但就是这个普普通通的战士,竟是一个自学成才的修表匠,他的“地下修表行”已经修好了几百块手表。

在1981年4月的一天,四班副班长去市里修表,误了班车,跑步回连请了假。他脸皮薄,连长一顿批,竟哭开了。张维才躺在床上,睡不着觉,他想自己会修表该多好啊……

不久,张维才恭恭敬敬地出现在一位修表匠面前。

“师傅,教我修表好吗?”张维才恳切地说。

“走,走,我正忙着。”修表匠头也没抬。

一身军装的张维才从没被人这样冷遇过,转身就走了。但他往连队走了一半,却又折回去了,他觉得绝不能半途而废!

张维才到修表匠的家里,二话没说,担起水桶去挑水,却被修表匠一把拽住:“解放军同志,我家有人挑水,你还是回去投手榴弹吧!”

张维才沮丧地回到军营,蒙着枕头流泪。

晚上,张维才拿自己的新表开刀了。拿着小镊子的手直发抖,一个螺丝一蹦,不见影了!他趴在地上找呀找,找不到。弄了块磁铁,吸呀吸,还是吸不到。最后把桌子、床铺,都搬开,一直折腾到深夜24时,才终于找到了。

两个月后,张维才竟把一个老乡停了的表三拆两卸地弄好了!一传十,十传百,战友们的坏表都往猪圈里送,猪圈成了“地下修表行”。

一年来,张维才买修表用具、零配件花去290多元钱,为战友修表227块。工作也没耽误,上年还喂了63头猪,纯盈利2360元。打了10多次靶,次次优秀。他被评为优秀义务兵,立了三等功。

在阳光下,团党委扩大会就在猪圈旁召开了。

一个问题尖锐地提了出来:张维才修了200多块表,为什么没有一个干部知道?为什么张维才又害怕干部知道?猪圈“地下修表行”,使我们的党委委员们大开眼界,大吃一惊!为什么不敢承认呢?张维才这是在为今后找出路。岂止战士,我们的干部不也时常为“出路”二字伤脑筋吗?

党委委员们看到士兵心里的隐秘与火花,他们向师党委写报告,为张维才报请二等功,号召全团开展培养两用人才的工作。

团队找生财之道全盘皆活

在养猪场挖出个修表匠,这让九团的领导们感到自己工作确实有没做到的地方,决心改变这个局面,但问题也接踵而至。

九团政委李国亮犯愁了,他有劲没处使了,眼下不仅需要力气,还需要汗水,要实实在在地办事情,还需要实实在在的钱。战士们要学文化,学技术,总得拨点钱下去。但是,团里也穷得叮当响啊!

李国亮与其他几个领导研究了一阵,决定“看菜吃饭”,给每个连队拨款30元!

会议决定一下达,干部们就交头接耳地议论开了:30元,能派什么用?买书就那几本,一个战士倒还能分上几页……难听的话直往耳朵里钻。

李国亮的脸红到了脖子根。他用浓重的豫南腔说:“同志们,实在对不起。俺团的家底大家都清楚。这30块钱,多少算一点心意。古人说:‘礼轻情义重’。望大家体谅我们,把俱乐部办起来,把育才工作搞起来。同时请大家出点子,找出一条致富育才的路子来。”

发自内心的话使连营干部都动情了,领情了。

当晚,好些连长、指导员都没睡好觉。一个团好比一个家,既然是一家人,就要互相分忧解难。

李国亮更是睡不着,他想起上任前师里高政委的一番话:“你们团这几年工作上不去,原因有两条:一是班子思想散,心不齐;二是家底薄,没有钱。第一条已经作了组织调整。希望你这个当党委书记的,尽快丢掉这个穷的臭名声,把部队搞富、搞好。穷,就是无能!”

3天后,李国亮把各个连队的指导员请到团里,开口就是“安民告示”:“今天这个会,叫‘穷帮穷’会。团里穷,营里穷,连里更穷!所以请你们来,一起合计合计,能不能找到致富的金钥匙。”

经过几天的失眠,连队的指导员们心里都有了谱儿。有的说:“团里想富,责任到户。把菜园、鱼塘、作坊承包给连队,政委你敢不敢拍这个板?”

有人又献一计:“肥水不流外人田。维修营房、营具,干部战士都能于,这笔钱不能再给人家赚。”

又有人献策了:“要育才,先重才,部队中人才不少,多种经营,广开财路,这叫以才生财,以财养才!”……

李国亮听了心头一亮:“专业承包的政策发展了生产,发展了经济,地方能搞,部队为什么不能搞?”

但为了慎重起见,他召集党委常委开会,专题研究了致富的门路问题。他建议,先让个连队试验一下,出了问题,由他一人负责。

决议形成了。

营房维修、小作坊、菜园、果园、鱼塘等项目承包给了连队,合同上盖着鲜红的印章。李国亮生怕出错,他千叮咛万嘱咐:一、保证完成各项任务;二、不能违反党的政策。

这一招果真灵。招了钱财,出了人才。

九连有个战士会种茶。以前团里25亩茶园,每年收茶最多50来斤。九连承包一年,按合同上交80斤,还剩130多斤,仅这一项就收入了近500元。另外,茶园里还套种了西瓜、黄豆,又收入了540多元。

战士汪道根会油漆,他带着油漆学习小组的5个徒弟,承包了营房的全部油漆任务。卫生队的桌椅门窗,如果请人,当时少说得付800元,但是汪道根只收了团里150元。

全团一富,全盘皆活。

1982年,九团有15门生财之道,共收入16万元。

随之而来的是教育训练成绩也直线上升,全团基础训练的9个重点课目全部优秀,轻武器射击优秀率创历史最高水平!

创造新的育才组织形式

九团的事迹在全师引起了轰动,各团大学九团,全师摆开战局,九团的经验迅速在全师推广。

九团有“十个一”:一套职责、一套制度、一套教案、一套档案、一套典型、一套经验、一套照片、一套幻灯、一台戏,另加战士人才做的一套套家具。

然而,这还不是最得意的,最得意的是九团育才领导小组组长、副政委高益珊创造的那套组织形式:

团、连两级建组,以连为主。

莫看这10个字平淡无奇,为了它,高益珊不知跑了多少个连队,熬了多少个夜,还病了3场。这一新的育才组织形式,是九团的法宝。

全团形成教学网,团里办几个专科,招考录取尖子;连队成了附属学校,一个小组就是一个班级。有板眼,有气派,扎实,可行。

最先从这些经验中受益的是七团和炮团,他们和九团紧挨着,家属院只隔一道墙,出门同一条大马路,他们一招一式都效仿九团,轰轰烈烈干起来了。

然而,收获最大的却是离九团最远的八团。

八团党委也喊学九团,八团虽然远离九团,一道围墙把全团箍了一圈,但团党委3次去九团不耻下问,还让连队也对口学九团。

回来后,他们写了“24字诀”:

以团为主,统一组织,打破建制,

根据专业,利用特长,分散教学。

全团开辟了18个教学场地,一声军号,人走东南西北:无线电爱好者直奔通信连,学机电的上修理所,团卫生队则是到穿白大褂的学府……

对于培养军地两用人才,八团在取经的同时,拿出了自己的见解:驻地集中,连队教员不足,场地缺乏,这样做,能集中力量,保证质量。

他们还振振有词:为什么要对别人五体投地呢?百分之百的心悦诚服,那不是真正的虚心,那才没出息呢!学习,为了创造、改革,没有模式。

似乎为了证明自己独树一帜的正确性,八团居然别出心裁,搞了个军地两用人才成果展览!

展品璀璨耀眼,琳琅满目!

什么超级大国的飞机模型,自制的野战炊具,两用教练弹,三用抛射器。还有一份出自炊事员手笔的关于未来战争的8万字的论文,洋洋洒洒地论证了21世纪脚下这个星球的战争!还有摹“颜真卿”,仿“毕加索”,苏杭刺绣,青田石雕,惠山泥人,“刘三姐”的花篮,“唐伯虎”的笔筒,“祝员外”的宫灯,立体声音箱,“48条腿”藤器竹椅,茉莉花茶,就连雪白的长毛兔,也在成果展上搬出来了!

培养两用人才结出了丰硕的成果,全师决定进行进一步推广。

1982年7月29日,全师军地两用人才代表大会召开了!

“小电脑”、小翻译、“西瓜班长”、修表师、剪纸家、男高音、女中音、作家、画家、球星、摄影师,等级木、漆、瓦匠,铜刻的、铝刻的、竹编的、草编的、制药的、养鱼的。种花种茶的、育蘑菇银耳的……334人聚集一堂!

8个先进单位的代表,26个先进个人,披红戴花,各自捧着放大机、大辞海、工具盒……像凯旋的勇士,满面红光地走下台来,真是荣耀得很。

首长肯定人才培养成果

热热闹闹的军地两用人才成果展惊动了军里的首长,张军长来到了师里。

张军长带来了几个问题,要高俊杰、李枫林回答:这样搞方向对不对?符合不符合党的政策?时间从哪里来?会不会影响教育训练?

张军长没有等现成的答案。他去九团、走全师,一边看,一边找干部谈,向战士问。他被这一切深深地吸引住了。他戴上眼镜,一件一件地看人才成果展览的展品,整整看了一天!

张军长回到师里:“不要汇报了。那几个问题,战士都回答了,他们回答得很好!”

张军长当即决定,正在师里召开的军政治教育改革现场会,一分为二,再开上个培养军地两用人才现场会。

在召开的现场会上,张军长发表了一个多小时的即席讲话,肯定,赞扬,热情奔放。

马鞍良政委也来到了师里。马政委也同张军长一样,先一头扎到团里,扎到连队。

九团的领导真荣幸,马政委笑呀,一直在笑。他们刚同张军长合过影,又同马政委合了影。

马政委慷慨激昂说:“培养人才要和教育训练‘同步’!第一年兵,主要学军事;第二年兵,拿出一定时间学文化,学技术;第三年再多些!搞一个军,我们做不了主,但军里有权,先搞一个连,一个营,一个团!试验嘛,就从1983年开始,干!”

就在马鞍良说出这番话的3个月后,1982年12月,军区在这里召开了培养两用人才现场会。师部大礼堂里,坐满了来自军区部队的各级领导和军区的部长们。

闪光灯不停地亮,高压水银灯刺人眼目,录像的,拍电视的,拍电影的,还有报刊电台的记者们。

主席台上,马鞍良同军区司令员和总政治部来的同志并排坐在一起。他激动地伸出右手食指,像钻杆不停地上升,有时站起来,甚至挥动拳头。他的话如高山流水,一泻千里:

我想起了一个故事,是老军长说的。红二方面军在长征途中,有个营接到团部的一个命令,营长认为既然是命令,反正就是往前冲,直到团里派通信员来催:怎么还不撤?营长才恍然大悟。全营都不认识字啊!可现在大不一样了。

过去搞射击,缺口准星讲半天,还用纸片放来放去,打个优秀得使上浑身劲!如今,战士文化高,脑瓜灵,不用练那么多时间了!战士会了的,为什么还要天天重复,浪费时间呢?这样子,叫我也不愿意来当兵!

何况现在,当兵的都面临“二次就业”,不考虑吗?不现实。干部回地方,能干什么呢?都去当大队长?中国哪有这么多的大队长!大队长也不见得能当好!

我们这个是师,抓了培养两用人才,面貌变了,人心更齐了。老兵退伍,都不愿离开部队哩!人才带来了钱财,生活也上去了,到1985年,我们连队伙食要搞得更好,要让战士猪肉都不想吃!

兵营要变成公园、花园、校园。听说,许多外国军队都有专门的就业教育,我们得超过他们!

也许有人要问,什么工厂、商店、土特产、杂货铺都搬进了营房,军队还打不打仗了?不必担心!什么是战斗力,人才就是战斗力!

我听说有个连长,带着战士们学习了统筹学,这是一门科学、管理学,尔后用这革新了训练器材。

这不是出战斗力是什么?而且这是真正的亦军亦民的两用人才!

举报

热门好书,快上车!

  • [历史]一觉醒来,嫂子一丝不挂躺在身边
  • [历史]久等了,我们这就开始
  • [玄奇]我是个缝尸匠,缝了一具女尸后,她却……
  • [历史]太子别啃了,我都松了…
  • [现代]畜生、别掰开,我只是你的姐啊!
  • [现代]穿着暴露的美女整天晚上来撩我。
下载黑岩阅读APP,红包赠币奖不停
+A -A
目录
设置
评论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