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气长存:志愿军战斗英雄的光辉事迹

五、一级英雄杨连弟 领取口令

发布时间:2019-06-25 10:43:10

●天空中浓云密布,闪电冲出乌云的重重包围,裹着沉闷的雷声,如同排空的怒涛,由远而近、由弱而强地翻滚而至。

●人随着单根钢轨在江面上颤动着,激流在身下滚滚而过。江岸上的高射炮兵们看到他们都心惊胆战。

●战友眼看到了他手里的钳子,奇怪地问:“怎么?你钳子还没扔?”杨连弟甩了一下钳子上的水,似乎什么都没有发生,平静地说:“扔了怎么工作呢?”

● 一级英雄杨连弟抢修大桥

1950年初冬,一个没有星星、没有月亮的漆黑夜晚,飘飘扬扬的雪花洒落在鸭绿江两岸,银装素裹的江面上一片清冷的白光。

就在这时,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兵第一师第一团第一连副连长杨连弟和他的战友们正在抢修一座鸭绿江铁路便桥。

杨连弟是天津市北仓镇人,从小他家境贫穷,14岁时学鞋匠,以后又当过电工、架子工,给资本家卖了10几年苦力,也练就了一身登高技能。

1949年初,天津解放后,杨连弟告别家人,与干过架子工的同伴一起,报名参加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的铁道兵纵队。

1949年春,杨连弟在修复石家庄到北戴河铁路沿线桥梁的过程中初显身手,为连队解决了不少施工难题,被战士们亲切地称为“师傅”。同年6月,部队在修复陇海线8号特大桥时,杨连弟自告奋勇,用简陋的工具攀上了40余米高的桥墩,为修复大桥作出突出贡献,成为闻名铁道兵的“登高英雄”。

1950年11月,杨连弟随铁道兵入朝参战,刚到鸭绿江边,就赶上修复铁路便桥的任务。

杨连弟和战友们完成任务后,第二天晚上就乘坐火车跨过鸭绿江,进入朝鲜。

一进朝鲜,列车骤然减慢了速度,仿佛在爬行一般,不时地停下来。原来,列车正在经常修补的铁轨上行驶,稍一加快,就有脱轨的危险。

就这样停停走走,一直到第二天快亮时,列车开到一个小站后,就再也走不动了,连机车的锅炉也熄火了。原来,前面的沸流江大桥被敌机炸毁了。

杨连弟和战友们从车厢里向外望去,只见站上到处都是大大小小的弹坑,站台早已残缺不全,四处是已被烧得变形的破车皮和被炸得七扭八弯的铁轨。

杨连弟和战友们下了车,深一脚浅一脚地继续前进,打算穿过市区到指挥所去。

一进入市区,一股股焦臭味扑鼻而来。市区里,到处是被炸毁的残垣断壁,一堆堆瓦砾还冒着丝丝青烟,铁丝、胶皮、折断的电线杆、破磁瓶、鲜血、残肢……随处可见。

公路上,一群朝鲜妇女正忙着填炸弹坑。从白发苍苍的老太太、背着婴孩的妇女、十八九岁的少女到不满10岁的小姑娘,一个个都手拿铁镐,头顶木盆,来来往往地一刻不停。

战争使她们失去家园,失去亲人,甚至失去生存的土地,给她们带来深重的灾难。为了早日结束这场罪恶的战争,父亲、兄弟、儿子都上前线杀敌去了,她们就承担其后勤的任务,努力修路支援前线。

杨连弟和战友们经过她们身边时,引起她们一阵欢呼。一位老大娘拉着杨连弟的手,吃力地说着他听不懂的朝鲜话,杨连弟心里一热,也说着对方听不懂的中国话;“朝鲜老大娘,我们一定要狠狠打击美国鬼子!”

杨连弟和战友们找到指挥所,干部安排他们先住下来,等待命令。刚住下来,战斗就打响了。战线在胜利地向南推移。

前方急需大批粮食、弹药,可是沸流江大桥被敌机炸断了。军需跟不上,这可是要贻误战机的。

这时,上级限令铁道兵四连7天之内修复大桥。四连原是线路连,不熟悉桥梁工作。于是,指挥所将杨连弟调到四连协助工作。

当天夜里,杨连弟带着一个起重组来到了湍急的沸流江边,顾不上喘一口气,投入抢修大桥的战斗。

为了防止敌机轰炸,作业现场不能点灯,所以现场不见一丝灯光。战士们借着微弱的星光喊着号子进行抢修。杨连弟和战友们用起重机一点一点地吊起钢梁,在黑暗中艰难地摸索着抢修大桥。

两个黑夜过去了,可工程完成还不到十分之一。大家都万分焦急,杨连弟更是心急如焚。前线的将士们在忍饥挨饿,可是这里的物资却堆积如山,附近山洞里隐蔽着的列车,江北岸堆积着的弹药、炒面以及各种军需品都急等着从大桥上运过去。

起梁是个细致的工作,摸黑做总有些不放心。可是白天敌机又空袭不断,如何是好?

早晨,部队回驻地休息了,杨连弟却趁着天亮仔细观察现场附近。

敌机一批接着一批飞来又飞去,怪叫着擦着山头低空掠过。杨连弟趴在桥头掩蔽部里观察着,算计着。

看着看着,杨连弟发现了敌机的空袭规律,虽然敌机来往非常频繁,但每次中间都有一段空隙时间。如果抓紧白天这一段空隙,岂不比夜晚抢修效率更高吗?

杨连弟把这个想法报告给上级,上级同意让他试一试。于是,杨连弟和战友们白天见缝插针,晚上加班加点,抓紧一切时机抢修大桥。

在杨连弟的指挥下,工程进展速度一下快了许多。沸流江大桥提前三天修复。江岸上堆积的粮食、弹药和各种物品,迅速地装上列车,源源不断地送上了前线。

4天修复一座铁路桥,这让当地的老百姓备感神奇,于是在沸流江两岸,一个神话似的故事在朝鲜老百姓中如奔流的江水传开了。故事说:“志愿军里藏有天兵天将,能飞檐走壁。沸流江上的大桥,跳则能下,蹦则能上。敌人的机枪打不着,飞机也炸不着!”架设浮桥

1951年7月,杨连弟和他所在的连队转战到了著名的清川江大桥。清川江大桥是满浦、平壤铁路线上的重要桥梁,战争所需的物资供给不分昼夜,川流不息地通过这里运往前线。

这时,我军第五次战役胜利结束,美国侵略者被赶到了三八线附近。战火纷飞的前线每天都在进行激烈地战斗,我军消耗非常大。这样,物资运输就显得十分紧张、繁忙,保证铁路、公路、桥梁的畅通无阻,就成了一项重要而又艰巨的任务。

而此时,敌人利用空中优势,对清川江大桥发动大规模多批次地轰炸,3号桥墩被炸塌,钢梁沉落到了江心。运输被迫中断了。

桥被炸断了,但前线的战火不断,依然硝烟弥漫,蔽日遮天。

抢修清川江大桥迫在眉睫。

杨连弟所在的一连接到抢修任务,要在8天内完成大桥修复工作。杨连弟首先要率领战友们在大桥旁边搭起一座人行浮桥,以便运送材料,进行施工抢修。

当天夜里,杨连弟带着几名战友在江边寻找到一条水浅底平的路线,然后又经过两夜一天,在清川江大桥边搭成浮桥。这样,整个抢修部队马上开始运石头,填桥墩基础。

第4天下午,战士们在桥墩基础上搭起一座用7000根枕木组成的枕木垛,以代替桥墩矗立在江面上。工程眼看快要接近尾声,最重要的架梁工作正要进行,暴风雨突然席卷而来。

刹那间,天空中浓云密布,闪电冲出乌云的重重包围,裹着沉闷的雷声,如同排空的怒涛,由远而近、由弱而强地翻滚而至。不一会儿,暴雨像一片巨大的瀑布,漫天漫地倾泻而下。

江水上涨,江面沸腾,浮桥和枕木垛被江水卷起的巨浪冲得摇来晃去。

连部被迫发出了暂时停工的命令。

暴风雨整整咆哮了一夜。第二天天刚亮,杨连弟便冒着细雨独自淌着泥水来到了江边,他透过雾气向江心望去,只见浮桥已不复存在了,高大的枕木垛也仰歪着,正被洪水冲得吱吱呀呀响。

杨连弟正要指挥部队准备再架桥,连长急步走来,告诉杨连弟,施工计划改变了,团部调他到对岸帮助二连搭浮桥,力争按预定时间完成任务。

浮桥已经没有了,要到对岸,只能先游到江心,再顺着桥墩爬上桥面。杨连弟系好安全绳,从浅水处下水,劈波斩浪地向桥墩游去。

对岸二连的同志们看见杨连弟登上了13米高的桥墩,都大声欢呼起来;“登高英雄又登高了!”杨连弟笑着向一连连长摇了摇手,就从桥面上跑向对岸。

来到对岸,杨连弟立即和二连战友研究搭浮桥的方案。经过研究,大家认为,在如此湍急的水流里搭建浮桥是不可能的,唯一可行的方案就是搭吊桥。

方案一定,大家就立刻行动起来。

不到半夜工夫,吊桥搭好了!

杨连弟顺着新搭好的吊桥回到了一连。天又下起雨来,雨越下越大,狂风卷着暴雨再次席卷而来。

连日暴雨终于引发山洪。江水似乎沸腾了,浑浊的江水泛着浪花,奔腾着,呼啸着,咆哮着,猛烈地撞击刚搭好的吊桥和枕木垛。“哗啦”一声,凶猛的洪水又把新搭的吊桥和枕木垛连根端走了!连沉在江中重30吨的钢梁,也被洪水冲出了2里多地。

这是朝鲜北部几十年来未曾有过的大洪水。一天之内,江水竟然暴涨6米。清川江上所有临时性的桥梁全被冲走了。运输再次中断。

大桥附近的山洞里,排列着装满物资的火车,堆积着粮食、弹药和各种物品,公路上拥挤着运送物资的汽车、马车和男男女女的朝鲜老乡,都在等待着通过这清川江大桥。

战情紧急,刻不容缓,前线的将帅正等着弹药粮草呢!杨连弟不顾危险,在湍急的洪水中再搭浮桥,浮桥刚刚架成又被冲垮了。洪水一天猛似一天,抢修也越来越困难了。

志愿军领导机关已接连两次拍来急电,铁道兵指挥部的首长们亲临现场,彻夜不眠地盯在现场指挥施工。

向来稳健沉着的杨连弟,连日来也吃不香,睡不安,整天不离开江岸,苦苦思索如何才能搭好浮桥。

杨连弟在思索,大家也在想方设法。

有人提出用汽油桶搭浮桥,办法可行,立刻施工。不料,浮桥一下水就被冲散了。仔细检查原因,是由于汽油桶间隔太小,水不能畅流。于是,大家又重新设计方案。

一夜工夫,新的汽油桶浮桥又组成了。第二天,战士们冒雨在江边放浮桥。师长、团长也赶来了,站立在江岸上,大家都在期待着。

一排排汽油桶被连成一个个浮动的岛屿,在战士的操作下向预定地点飘去。然后,战士们熟练地将“岛屿”连接在一起,迅速加固,铺上木板。一条浮桥奇迹般地出现在江面上!好,成功了!

“清川江大桥通车了!”喜讯从电话里迅速传到了各地。

清川江上又热闹起来,成串的汽车载着物资在战士们的欢呼声中通过浮桥,汽车司机们按响喇叭向英勇的铁道兵们致敬。勇斗洪水

“汽油桶浮桥”架好后,清川江大桥3号桥墩的修复工程的进度迅速加快。架桥机已升到了桥头,用不了多久,大桥就能通车啦。

就在这时,困难却来了,清川江桥墩越修越高,低矮的浮桥眼看就不能用。大雨仍在下着,洪水还在上涨,如果不抓紧时间,那就会前功尽弃。抢修工作不能就此搁浅。

这时,杨连弟提出搭钢轨浮桥的办法。

战士们立刻脱掉了上衣,在风雨中紧张地搬运着钢轨。作业现场上一片嘹亮的号子声,盖住了洪水的怒啸。

杨连弟腰里缠着铁丝,手里拿着钳子,在队伍最前头绑架钢轨。一节绑完了,他就顺着平伸出去的钢轨爬到尽头,悬空骑在上面,然后再竖起第二节交叉的钢轨架。

人随着单根钢轨在江面上颤动着,激流在身下滚滚而过。江岸上的高射炮兵们看到他们都心惊胆战。

随着时间的流逝,钢轨一根接着一根伸向江心。浮桥快要接近3号桥墩了。

这时,一根钢轨在起吊时撞到杨连弟骑着的钢轨上,杨连弟被震得两手扑空,身体向前一冲,旋即便掉进急流的江水中。江水卷着浪花,顿时把他吞没了。

杨连弟身不由己地随着水势翻滚,但他并不慌张。这样的事情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杨连弟紧闭嘴唇,屏住呼吸,控制住身体,双手用力划着,顺着水势漂到一个浅滩上,甩了甩脸上的水,上了岸。这里离开大桥已有100多米了。

战友们盯着时隐时现的杨连弟顺着江沿追上杨连弟。惊魂未定的战友眼看到了他手里的钳子,奇怪地问:“怎么?你钳子还没扔?”杨连弟甩了一下钳子上的水,似乎什么都没有发生,平静地说:“扔了怎么工作呢?”

一天一夜过去了,浮桥终于搭成了,3号桥墩也终于修好了。它巍然屹立在清川江上,洪水汹涌地扑过去,又从它脚下驯服地流了过去。

清川江大桥通车了,火车、汽车响着喇叭通过,向修桥英雄们致敬。

火车司机从驾驶室里探出头来,大声喊:“铁道兵,好样的!”

杨连弟和战友们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献出生命

1951年8月,杨连弟出席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兵首届庆功大会。9月,他又作为国庆节志愿军归国观礼代表来到北京,出席全国铁路劳动模范代表会议,幸福地受到毛泽东的接见。

1952年3月,杨连弟又回到朝鲜,领着战士们胜利地完成修复百岑川江大桥的任务。接着,杨连弟和他的连队又再次转战到清川江。

5月15日清晨,一片片高射炮炮弹爆炸的余烟还残留在大桥上空,杨连弟就带着战士们来检查桥梁。杨连弟发现,新修的第三孔钢梁由于夜里过车太多,移动了5厘米。于是,他指挥着战士们把钢梁移正。

就在杨连弟指挥战士们起梁的时候,敌机空投的一颗延时炸弹爆炸了,一块弹片飞来,击中了杨连弟的头部,杨连弟倒下了,倒在了他日夜奋战的大桥上。为朝鲜人民的解放事业和祖国人民的安宁,年仅33岁的杨连弟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为表彰杨连弟的功绩,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为他追记特等功,追授“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英雄”称号。杨连弟生前所在连被命名为“杨连弟连”。

举报

热门好书,快上车!

  • [历史]一觉醒来,嫂子一丝不挂躺在身边
  • [历史]久等了,我们这就开始
  • [玄奇]我是个缝尸匠,缝了一具女尸后,她却……
  • [现代]哥哥别啃了,我疼…
  • [现代]既然都穿这么性感了,跟我一块躺棺材里吧
  • [现代]穿着暴露的美女整天晚上来撩我。
下载黑岩阅读APP,红包赠币奖不停
+A -A
目录
设置
评论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