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人握手:毛泽东访苏与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

四、代表团完成使命 领取口令

发布时间:2019-06-25 10:44:27

●毛泽东致电周恩来:“于1月9日从北京动身,坐火车(不是坐飞机)来莫斯科。”

●周总理沉思片刻后说:“不对,我说得很多,内容没有全包括进去,要修改。”

●毛泽东说:“现在把两国的友谊在条约上固定下来,我们可以放手搞经济建设。”

● 代表团完成使命毛泽东答塔斯社记者问

1950年12月下旬,各国代表团在参加完斯大林70寿辰庆祝活动后纷纷回国,唯独毛泽东留了下来。

斯大林几乎每天都让人打电话来询问毛泽东的饮食起居,却始终不谈签约的事,也不同毛泽东见面。

一天,毛泽东再也按捺不住了,他对来看望他的苏方人员说:“你们要保持同国民党的条约,你们就保持好了,过几天我就走。”

毛泽东故意做出失望的表情说:“我现在的任务是3个:吃饭、拉屎、睡觉。”明确表达出对斯大林拖延讨论新约的不满。

1950年元旦这一天,苏联驻华大使罗申奉外交部长维辛斯基之命拜访毛泽东。

罗申首先礼节性地询问毛泽东习不习惯莫斯科这里的生活。

毛泽东淡淡地说,因身体不适,准备完全静养一周,彻底恢复正常的睡眠。

毛泽东还强调,他不想参观工厂,不想作报告,也不想发表公开演讲,并且取消了在苏联各地旅行的计划。

谈话最后,毛泽东提出想提前一个月,即在1月底离开莫斯科回国。

在谈话中,毛泽东还向苏联方面透露了一个消息:最近几天,收到北京的报告,说缅甸和印度政府表示他们愿意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国政府在这一问题上的立场是,只要缅甸和印度政府接受中国政府的条件,他们可以派代表到北京进行谈判。

毛泽东还有意告诉罗申:

不久英国和其他英联邦国家也将在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问题上采取明显步骤。

他以一种东方式的外交语言,向斯大林表示不满和提出警告。

听到这话后,罗申的面色有些紧张。

其实,毛泽东不是真的要休息养病和提前回国。

1949年1月2日,毛泽东就以答塔斯社记者问的形式,公开向外界声明他来莫斯科的目的,首先是要解决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等问题,并表示逗留苏联的时间。

毛泽东还说,近期打算访问苏联的几个地方和城市。这无疑是在向斯大林表明签订新条约、捍卫新中国利益的决心。

看来,斯大林必须考虑到毛泽东的处境和可能做出的反应。

就在这时,优势逐渐倒向了中方。英国早在1949年12月16日周恩来主持政务院会议时就透露:“英国政府倾向于承认我国。”

缅甸方面,1949年12月18日周恩来已复电缅甸外交部长,同意在缅甸政府与国民党残余力量断绝关系的基础上,建立中缅外交关系。

中苏谈判陷入僵局时,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关系出现转机,对斯大林无疑是一个震动,他感到这是中美关系缓和的先兆。

毛泽东选择这个时候向苏联传递这些信息,是在中苏关系出现紧张状态的背景下向斯大林施加压力。

考虑到国际关系可能发生的变动以及中美缓和对苏联在亚洲利益形成的威胁,斯大林不得不改变对中国的策略,不得不做出让步。

这时,缅甸、印度、丹麦、瑞典和英国等国准备承认或同新中国建交。

中国在国际上的朋友越来越多,这促使斯大林必须认真对待毛泽东提出的要求。

同时,英国通讯社放风说,斯大林把毛泽东软禁起来了,这一谣传使苏联方面非常被动。

为了澄清谣言,斯大林急忙派塔斯社记者前去采访毛泽东。

这时,中国驻苏大使王稼祥出了个主意:可否以毛泽东答塔斯社记者问的形式,在报上公布这次访问苏联的目的。

1950年1月1日,毛泽东决定发表这个《答记者问》,这篇文章于1月2日见报。

1月2日,毛泽东《答塔斯社记者问》赫然刊登在《真理报》上。

1月3日的《人民日报》全文转载了这篇答记者问:

记者问:中国目前的情势如何?

答:中国的军事正在顺利进行中。目前,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正在转入和平的经济建设。

问:毛泽东先生,您在苏联将逗留多久?

答:我打算住几个星期。我逗留苏联时间的长短,部分地决定于解决有关中华人民共和国利益的各项问题所需的时间。

问:您所在考虑的是那些问题,可否见告?

答:在这些问题当中,首先是现有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问题,苏联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贷款问题,贵我两国贸易和贸易协定问题,以及其他问题。

此外,我还打算访问苏联的几个地方和城市,以便更加了解苏维埃国家的经济与文化建设。

毛泽东的答记者问告诉外界,毛泽东这次率团访苏的首要目的,是就中苏签订友好互助条约问题进行谈判。

对斯大林来说,既然同意媒体发表毛泽东的答记者问,这就表明双方即将讨论条约的签订问题。

《答记者问》发表后,震动很大。

王稼祥的夫人朱仲丽在谈到《答记者问》的意义时说,它“缓解了僵持状态,搞活了关系,打开了局面”。

1950年1月2日晚8时,毛泽东在住处点着一支烟,他正在沉思着当前遇到的难题。这时,莫洛托夫和米高扬来到毛泽东下榻的别墅,询问他对签订中苏条约等事项的意见。

毛泽东想了想,讲了三个方案:

1、签订新的中苏条约。

2、由两国通讯社发表一个简单公报,说明两国对旧的中苏条约交换了意见,而实际上把这个问题拖下来。

3、签订一个声明,内容是讲两国关系的要点。

莫洛托夫表现得十分直率,马上表示同意第一方案。

毛泽东又追问:“是否以新条约代替旧条约?”

莫洛托夫明确回答:“是的。”

毛泽东当即说出了他的安排。

我的电报1月3日到北京,恩来准备5天,1月9日从北京动身,坐火车11天,1月19日到莫斯科,1月20日至月底约10天时间谈判及签订各项条约,2月初我和周一道回国。

毛泽东运用外交手段,终于使苏方让步,这样的气魄和智慧是何等的英明!

毛泽东送走了莫洛托夫和米高扬后,当天夜里23时,便给中央起草电报。

中央:

一、最近两日这里的工作有一个重要发展。斯大林同志已同意周恩来同志来莫斯科,并签订新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及贷款、通商、民航等项协定。昨1月1日决定发表我和塔斯社记者谈话,已见今日(2日)各报,你们谅已收到。

二、你们收到此电后,请于5天内准备完毕。希望恩来偕同贸易部长及其他必要助手并带必要文件材料,于1月9日从北京动身,坐火车(不是坐飞机)来莫斯科,由董必武同志代理政务院总理。对外不要发表,待周到莫后才发表。

三、以上是否可行,5天准备时间是否足够,是否还需多一二天准备时间,有无叫李富春(时任东北人民政府副主席)或其他同志同来协助之必要,均请考虑电复。

电报发出后,毛泽东一扫10多天来的沉闷心绪。1月3日这一天,毛泽东精神特别好,有说有笑。

毛泽东利用周恩来尚未到达莫斯科的这段时间,他拜谒了革命导师列宁墓,到列宁格勒参观了十月革命时炮击冬宫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到波罗的海远瞻了十月革命的策源地之一喀琅施塔得要塞等地方,充分领略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革命风韵。

列宁格勒苏维埃主席库兹涅佐夫、苏联共产党列宁格勒州委员会书记利亚诺夫、列宁格勒司令巴拉姆辛少将等均前往车站欢迎毛泽东一行。

车站上悬挂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和苏联国旗。迎接人员热烈欢迎中国客人的到来。

列宁格勒苏维埃主席在15日的午间设宴招待毛泽东。宾主在愉快的气氛中度过了难忘的一天。

接着,毛泽东访问基洛夫机器制造厂,并参观在伟大的爱国战争中列宁格勒战线防御工事的所在地,又前往基洛夫歌舞剧院观看芭蕾舞“巴亚捷尔卡”的演出。

随后,毛泽东来到艺术馆参观,那里的人告诉他,本来有个中国厅可以参观,但目前正在装修。

毛泽东藐视地转过脸来对师哲说:“其实是不便对我们开放,不好意思让我们看,因为沙皇盗窃中国的东西太多了。”

在列宁格勒之行中,毛泽东由苏联外交部专门委员会委员索波列夫及苏联外交部交际司副司长马特维耶夫作陪。

毛泽东一行在16日离列宁格勒返莫斯科。周恩来率团抵达莫斯科

1950年1月10日,周恩来率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代表团离开北京前往莫斯科。

这是一个颇为壮观的代表团,随同周恩来的访问团成员有东北人民政府副主席李富春、中央贸易部部长叶季壮、东北工业部副部长吕东、东北贸易部副部长张化东、外交部苏联东欧司司长伍修权、外交部办公厅副主任赖亚力、大连市委书记欧阳钦、工业部计划处长柴树藩、东北电业局局长程明陛、东北外贸部处长常彦卿、中央财经计划局处长沈鸿、外贸部机要秘书苏农官、鞍钢公司副经理王勋、东北机械局副局长聂春荣、东北煤矿局计划处长罗维和警卫参谋何谦等同志。

1950年1月17日,即毛泽东参观完列宁格勒返回莫斯科的第二天,周恩来从新西比尔斯克打电话给毛泽东。他们谈了一会儿,因传音不良,毛泽东听不清楚,改为到了乌拉尔的斯维德洛夫斯克再通话。

周恩来在斯维德洛夫斯克给毛泽东打电话,这次他们在电话上讲了1个多小时。

毛泽东把自己的活动、愿望以及将要签订的条约内容都讲了,也征求了周恩来的意见。这样,周恩来心中有了数,一到莫斯科立即投入工作。

王稼祥到200公里以外的雅罗斯拉夫尔去迎接周恩来一行。

1月20日,周恩来乘坐的专列在莫斯科车站徐徐停住,周恩来微笑着出现在车门,他挥手向前来欢迎的人亲切致意。

周恩来一行在火车站受到苏联部长会议副主席米高扬、苏联外交部长维辛斯基、苏联对外贸易部长孟希科夫、苏联驻中华人民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罗申、莫斯科劳动人民代表苏维埃副主席塞利凡诺夫、莫斯科市司令西尼洛夫中将、苏联外交部第一远东司代理司长库尔久科夫、苏联外交部交际司代理司长布舒也夫和苏联外交部其他高级人员的欢迎。

欢迎周恩来总理的还有中国大使馆人员、波兰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纳兹科夫斯基、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拉斯托维契卡、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朱宁河、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布拉果耶娃夫人、罗马尼亚人民共和国特命全布吉奇、匈牙利人民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索贝克、蒙古人民共和国特命全权公使伊丹甲布、阿尔巴尼亚特命全权公使纳塔奈利、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外交使团团长阿贝尔。

火车站上挂中国和苏联的国旗。仪仗队排列着,并奏中国和苏联的国歌。

与苏联领导相互问候之后,周恩来在扩音器前发表演说。

周恩来说:

亲爱的苏联同志和朋友:

我这次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毛泽东主席的指示,来到莫斯科,参加关于巩固中苏两大国邦交的会商。这个使命我认为是很荣幸的。苏联政府历来对于中国人民所作的各种友谊的表示,是根据列宁斯大林拥护和援助世界上一切被压迫人民解放斗争的一贯政策。现在在中国人民的伟大革命战争已取得胜利的时候,中苏两大国家进一步的友谊与团结对于世界和远东的和平进步事业毫无疑义将有重大的意义。而在斯大林大元帅正确的国际政策与毛泽东主席的坚定的联苏政策指导之下,没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止我们中苏两大国携手前进。让我们在这里重复毛主席的话:

中苏友好和合作万岁!

周恩来的讲话受到全场人员热烈的欢迎。

周恩来抵达莫斯科后,中国各地人民都感到无限的振奋,一致认为这表示中苏友谊的新史页正在展开。

东北中苏友好协会发表书面意见说:

周总理继毛主席之后前往莫斯科参加关于巩固中苏两大国邦交的会商,这是何等令人兴奋的事!它必将给中苏两大国家人民带来进一步的团结友好和给远东及全世界的和平民主事业奠定更加稳固的基础。

青岛市工会筹委会、妇联筹委会、民主青年联合会工作委员会、工商联合会筹委会联合发表书面谈话,认为这是继毛泽东访苏后第二件令人兴奋的重大喜讯。

22日,各地报纸都于头版头条地位刊登周恩来抵达莫斯科的消息,上海《新闻日报》、《大公报》并发表评论。

《新闻日报》说:

这正显示着,中苏两大国友好合作的伟大新史页正在迅速展开中。毛泽东阐述中苏签约意义

1950年1月20日,周恩来一到莫斯科,便来见毛泽东,商量如何开展工作。

第二天,周恩来搬到毛泽东住处的二楼一间房子里住,这样更便于同毛泽东商量问题。

由于事先已有充分准备,在周恩来到达莫斯科的第3天,毛泽东、周恩来便与斯大林举行会谈。李富春、王稼祥等也在座。

参加会谈的苏方人员,除斯大林外,还有维辛斯基、莫洛托夫、马林科夫、米高扬和翻译费德林。

在简短相互问候以后,会谈即就实质性问题开始交换意见。

斯大林首先指出,需要讨论的问题有两类,第一类问题涉及中苏现在各项协定。第二类问题涉及满洲、新疆等现实问题。

斯大林说:“我想,最好不从现实问题谈起,而是先讨论已有的协定。我们认为,这些协定必须修订,虽然以前我们曾经考虑,可以把它们保留下去。已有的协定,包括条约在内,必须修改,因为条约的基础是对日战争的原则。既然战争结束了,日本被打败了,情况变了,那么,现存的条约就落后于时代了。”

毛泽东说:“根据目前形势,我们认为,我们应当借助条约和协定把已经存在于我们之间的友好关系固定下来。这无论在中国还是在国际关系方面都会引起积极反应。在友好同盟条约中应当把保障我们两国繁荣的内容固定下来,还应规定必须防止日本发动新的侵略。”

斯大林表示同意毛泽东的意见。

谈到中长铁路协定和旅顺口协定时,毛泽东说:“可以在法律上保留,而实际上做一些修改。”

斯大林问:“就是说,您同意宣布在法律上保留现有协定,但实际上进行适当的修改。”

毛泽东含蓄又深刻地指出:“我们必须要考虑到双方的利益,既要考虑到中国的利益,也要考虑到苏联的利益。”

斯大林同意毛泽东的意见,承认“旅顺口条约是不平等的”。

毛泽东接着说,这样就会牵扯到雅尔塔会议的决定。

斯大林说:“是的,要牵扯到,那就见它的鬼吧!既然我们已选择了修改条约的立场,那么就要走到底。当然,这对我们会有些不便,我们就要同美国人作斗争了。但是我们已经不在乎这些了。”

在谈判贷款协定时,毛泽东说,贷款协定的条件对中国十分有利,只付1%(年利率)的利息。

斯大林诙谐地说:“我们给人民民主国家提供贷款的协定,都规定收2%的利息。我们注意到中国的经济受到了很大的破坏。如果你们情愿,我们可以给你们提高利率。”

然后,毛泽东发言,他阐述了在新情况下中苏两国的合作关系应以条约形式固定下来的意见。他说:“中苏关系以条约的形式固定之后,对中国和苏联双方都是有利的。”

毛泽东还提议中长路、旅顺及大连三个问题写在一个协定中。

斯大林说:“中苏条约应是一个新的条约,对雅尔塔协定问题可以不管它。旅顺口问题的解决办法,一个是限定归还,在对日和约缔结后撤兵。一个是现在撤兵,但过去的条约形式暂不变更。”

毛泽东同意前一个办法。

谈到大连的问题时,斯大林说:“可由中国自己处理。”斯大林还提出不允许第三国居民进入和在中国东北、新疆地区居留的问题。

由于这个问题提得突然,谈话有些冷场。

周恩来随即反问道:“东北住有很多朝鲜民族的居民,他们算不算第三国公民?更不用说外来的蒙古人了。”

斯大林对这一反问措手不及,一时哑口无言,后来斯大林说明他们的本意是禁止美、日、英等帝国主义国家的人进入东北活动。

在这个问题上出现了不愉快的气氛,因为苏方提出的这个问题,干涉了中国的内政。

接着,谈到中方关于聘请苏联专家的问题,斯大林提出一些苛刻的条件。这些条件既不符合中苏友好的原则,又带有明显的不平等性质。这些条件规定苏联专家在中国犯了错误时,中方不能处理,而应交由苏方审理和处理。

中苏进行了两个小时的会谈,双方在各项原则上都达成了一致。

在这次会谈中,毛泽东与斯大林就几个原则问题达成了一致意见。重新签订中苏条约。在签订对日和约以前旅顺口协定依然有效,此后苏军撤出旅顺。在法律上保留原中长路协定的有效性,而实际上进行适当的修改。苏联放弃在大连港的权利。中长路领导职务由中苏双方轮换担任。

毛泽东与斯大林在会谈中议定,委托米高扬、维辛斯基、周恩来、李富春进行具体谈判。周恩来促成会谈成果

1950年1月,俄罗斯依然十分寒冷,从西伯利亚刮来的寒风没有任何收敛,依然十分凛冽。在克里姆林宫内,温暖如春,大理石雕像在明亮的灯光下显得庄重而典雅。在这里,中苏双方正在进行新一轮的会谈。

从1950年1月23日起,中苏双方开始就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定案问题举行会谈。

苏方出席会议的有斯大林、米高扬、莫洛托夫、维辛斯基、罗申等。

中方出席会议的有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李富春、叶季壮、赛福鼎、伍修权等。师哲和费德林分别担任中苏方面翻译。

在克里姆林宫的大厅内,5盏光线柔和而明亮的水晶大吊灯,使得这儿的气氛格外亲切,双方平等地商定着各项协定和条约的定案。

周恩来杰出的外交才能在新中国第一项外交使命中得到充分展示。“斯大林同志。”周恩来一开始便用温和的语气说,“苏联是第一个和我们新中国建交的社会主义国家,而我们又是第一个加入由您领导下的社会主义阵营中的亚洲大国。”

“嗯!”斯大林听了面露微笑,他嘴里叼着大烟斗,边抽烟,边点头,“正是这样!”

毛泽东笑着说道:“凡是称为第一的,都不那么简单啊!”

周恩来立刻不失时机地补充说:“有了这两个第一,就为我们会谈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嘛!”

“对!”斯大林又点了点头,“这就好谈了!”

师哲和费德林分别将条约文稿分发给双方会谈代表。双方代表人员都在认真地审阅着文稿。

周恩来首先建议说:

条约的最后部分我们建议加上一条,缔约国双方保证以友好合作的精神,并遵守平等、互利、互助,尊重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及不干涉对方内政的原则。发展和巩固中苏两国之间的经济与文化关系,彼此给予一切可能的经济援助,并进行必要的经济合作。

“嗯!”斯大林当即点头说道,“好!同意加上这一条!”

周恩来说:“下面我们将专门商谈双方关于中国长春铁路、旅顺口及大连的有关协定问题。”

“好!就这样谈!”斯大林点头。

周恩来说:“关于中长铁路,因为我方原来并无立即变更中苏共同经营之意。所以,我们提出三点:一是缩短年限,30年时间太长了。二是将资本比例由现在的中苏各占一半改为51∶49。三是改由中国同志任局长。”

“双方人员要定期轮换。”莫洛托夫说道,“必须双方轮流担任正副局长!”

周恩来提出:“一俟对日和约缔结后,苏联立即将共同管理的长春铁路的一切权利以及属于该铁路的全部财产,无偿地移交给中国。此项移交,最迟不得迟于1952年末。”

斯大林叼着烟斗沉思良久,终于吐出一口烟来,他接着点了点头。

“关于旅顺口、大连问题,”周恩来说道,“苏联军队一俟在对日和约缔结后,即将从共同使用的旅顺口海军基地撤兵,并将该地区的所有设备移交给中国,时间……最迟也不超过1952年末。”

斯大林一边听着一边悠闲地抽着烟斗。

米高扬此刻却提出:“但中国方面应负责偿还苏联自1945年起对上述设备的恢复与建设的费用。”

斯大林一边抽着烟,一边望着毛泽东。周恩来也抬起头来征求着毛泽东的表态。

“可以!”毛泽东从容不迫点燃起一支香烟,悠闲地抽着,“完全可以么!”

周恩来松了口气,又继续说:“旅顺民事行政直属中国,苏军撤退前的驻扎范围必须按照现存界线。”

“这也可以做到。”斯大林道,“我将命令他们严格执行!”

周恩来点头道:“好!大连问题。大连的行政直接属于中国管辖,大连港问题可以在对日和约缔结后处理。另外,现时大连所有财产及为苏联代管或租用者,将由中国接收,并于1950年内完成。”

斯大林说:“大连是中国的内政,由你们自己处理。我方表示赞同就是。”

米高扬插话说:“根据中苏两国新的友好同盟互助关系,我们打算在中国的哈尔滨、沈阳、大连、上海和广州等地设立苏联领事馆。同时,我们也希望中国在我国一些城市设立相应的机构。”

“好嘛!”周恩来点头笑道,“我国也打算在贵国的海参崴、伯力、赤塔等地设立中国领事馆。”

维辛斯基说:“在中国的西部地区,我们还打算在乌鲁木齐、伊宁和喀什设立领事馆。希望你们在我国的塔什干和阿拉木图设立同样的领事馆。”

“这些问题……”周恩来沉思片刻说,“赛福鼎同志,我们可以考虑嘛!”

“可以!”赛福鼎点头道:“可以先考虑在乌鲁木齐和伊宁两地设立。”

周恩来从容应对骤变形势。

周恩来正式提出:“另外还有一个问题,关于蒙古人民共和国的独立地位,中国政府准备发表一项声明。”

“声明?”斯大林一怔,“蒙古问题不是早解决了吗?并不存在什么问题,还有什么要声明的?再说,蒙古同志不在,我们谈论蒙古问题干什么?我们没有权利谈论人家的命运。”斯大林的口气颇为生硬,一下子又使会谈气氛紧张起来。

“斯大林同志!”周恩来耐心解释道,“我们政府必须有个声明,这是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我们宣布旧中国的一切国际协定、条约一概不予承认,关于这一点,您斯大林同志是知道的,也是支持我们的嘛!”

“这……”斯大林一时语塞,他气急败坏道,“这与蒙古独立有什么关系?”

周恩来答:“当然有关系,蒙古独立是国民党经手办的。国内的民主人士提出来,既然国民党政府签订的一切国际协定、条约都不予承认,那蒙古独立的问题,你们承认不承认?”

“啊!”斯大林听了,顿时目瞪口呆。

周恩来不卑不亢地说:“因此,我们必须表明态度嘛!”

“原来是这样!”斯大林这才松了一口气,脸色也和缓了一些,便表态道,“我们两国都可以发表声明,还是中国政府先表态,苏联政府支持中国的声明,蒙古政府也表个态。”

周恩来说:“这就对了嘛!”

斯大林叼起大烟斗,脸上又重新露出了微笑。会谈气氛重新恢复正常。

双方会谈中还提出了如何对待苏联在中国(主要是东北和新疆)的侨民问题,主要是关于他们的国籍问题和居留条件。当时,苏侨中有不少人既不愿加入中国国籍,也不愿意加入苏联国籍,这样就成为无国籍公民,而无国籍公民在中国居住,中国政府则不能答应。苏联对年轻的苏侨,愿意承认他们的苏联国籍,而对年龄较大,属于十月革命时期逃离苏联的人则不乐意承认并抱有怀疑态度。最后,以两国公告的形式解决了这个问题。

周恩来微笑着说:“对上述几个问题,如果双方没有新的意见,建议双方鼓掌通过!”

双方热烈鼓掌,一致通过。会谈结束后,斯大林设便宴招待中国客人。

这次宴会后,莫洛托夫感慨道:“周恩来和毛泽东配合默契,相得益彰,真是少有的一对领袖人物!”

米高扬握着周恩来的手道:“我现在明白了中国共产党能夺取全国政权的原因了。”

周恩来机敏而风趣地回应说道:“那么你不久还将看到中国共产党有能力建设起一个繁荣昌盛的新中国。”

斯大林、贝利亚、莫洛托夫、马林科夫等苏共领导人和毛泽东、周恩来谈笑风生。斯大林微笑着用大烟斗指着毛泽东说:“现在我终于明白了,你为什么叫来了周恩来!”

毛泽东笑而不答。

“来,”斯大林用烟斗指着坐在角落里的赫鲁晓夫对毛泽东和周恩来道,“我给你们介绍一下,赫鲁晓夫同志,莫斯科市委第一书记、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

毛泽东和周恩来走上前去,他们先后向赫鲁晓夫伸出了手:“您好,赫鲁晓夫同志!”

赫鲁晓夫胆怯地站起身来和毛泽东、周恩来握手:“您好!毛泽东同志!周恩来同志!”

“我们都想早点到中国去看看!”贝利亚凑过来问:“我们的愿望什么时候能实现啊?”

毛泽东微笑着回答道:“我们表示欢迎啊!”

贝利亚听了,难以捉摸地摸着后脑勺说,“这个回答可真够我们揣摸的了。”

马林科夫道:“如果你们不拒绝,我们就集资排队到中国去旅游。”

毛泽东笑道:“这个问题将由周恩来总理负责安排,他是我们的总管家啊!”

周恩来潇洒地说:“我们欢迎老大哥到中国去传经送宝。将陆续安排各位前去。”

“那我们到时候将会有大队人马去啦!”莫洛托夫笑道,“建议请民主德国总理格罗提渥同志也来参加我们访华旅游!”

“不,不!”斯大林摇头道,“欧洲人总是离不开老婆的,请他来就必须同时请他的夫人,一个妇女参加到这个场合来,谈话多不方便!”

众人大笑不已。周恩来拟出新条约文本

1950年1月23日,中苏双方就一些协议达成了基本的共识,在会谈中,中方提议可在原来条约的基础上加上“互助”二字,苏方表示接受。

会谈一结束,周恩来便回到住处,王稼祥等人向周恩来呈上苏方拟定的协议草案。

周恩来看后,沉思了片刻说:“不对,我说得很多,内容没有全包括进去,要修改。”当即把王稼祥叫来商量,同时向毛泽东作了汇报。

毛泽东坚决地说:“我们自己重搞一个吧。”

1月24日,毛泽东、周恩来等研究苏方的草案,并由周恩来拟定出中方修改后的文本。

1月24日23时,由中国大使馆参赞戈宝权将中方修改后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草案递交给苏方谈判人员库尔久科夫。苏方没有改动多少,表示满意。

就条约本身而言,中苏双方没有什么分歧。尽管后来双方又有两次对条约文本的修改,但都是个别文字的改动或调整。

经过双方接触以后,苏方在上述提交给中方的草案的基础上,于1月26日又提出了一个关于大连港协定的草案。其内容主要是:

1、中国政府同意从大连港内划拨出一些码头和仓库转租给苏联。

2、凡经大连港的苏联的进出口货物,或苏联为港口设施提供的材料和设备,均免征关税。

3、大连的行政管理机关隶属中国,但港口主任和副主任的职务则由中苏两国人员轮换担任。

4、在缔结对日和约前,大连港实行同旅顺海军基地一样的军事管制。

5、该协定将在对日和约生效后重新审议。

苏方对于涉及实际利益的关键问题是有周密考虑的,然而,莫斯科万万没有想到,中方却提出了与苏方设想根本不同的一套完整方案。

经过两天的研究和讨论,1950年1月26日,中方提出了由周恩来主持起草了《关于旅顺口、大连和中国长春铁路的协定》的草案。

该草案首先在形式上与苏方草案不同,即将几个利益攸关的重大问题放在一个统一的协定中解决。

关于旅顺口、大连港和中长铁路领导职务采取轮换制的问题,中方没有异议。针对斯大林与毛泽东会谈中本来已经确定的苏军在对日和约签订后撤出旅顺口的原则,中方草案增加了补充条件。如果“由于某些原因阻碍了对日和约的签订,而本协定生效已超过三年期限且未再缔结相应的条约,则苏军将立即撤出旅顺口地区。”

除旅顺撤军问题外,中方的草案几乎完全推翻了苏方的原有设想,苏方感到非常意外。收到周恩来的草案后,苏方进行了紧张研究和反复修改。然而,在经过冷静商讨和慎重考虑之后,斯大林还是决定做出让步。

1月28日,苏方把修改后的协议文本交给师哲,协定修改稿已经很接近中方的草案文本,在苏方的这个协定草案中,没有提苏联放弃在旅顺、大连和中长铁路的一切权利和利益的问题,并增加了由中国“偿还苏联自1945年以来用于旅顺口修复和建设工程的费用”的条款。

2月5日,毛泽东致电刘少奇,将已经定稿的关于中长铁路、旅顺口及大连的协定和议定书,贷款协定和议定书,以及关于外蒙古独立和废除1945年中苏条约的照会等文件发回,要求中共中央和中国政府进行讨论并通过。

中苏就双方即将签订的协议谈妥后,斯大林给毛泽东打电话。电话是翻译组长孙维世接的,她一听讲话者是斯大林,就说“我听不懂,听不懂”,吓得把话筒给丢了。

于是斯大林把翻译师哲从会场叫到他的办公室说:“我在电话上讲,你译给毛泽东听。”

斯大林问:“你最近生活和身体健康状况如何?”

毛泽东回答:“还好。”

斯大林又问:“你还有些什么考虑、愿望和要求,我们还应该再进一步做些什么?”

毛泽东回答:“周恩来今天已进城去了,正在克里姆林宫商谈呢。”

斯大林说:“我是想征求你的意见,看你是否还有什么新的意见或想法。”

毛泽东说:“我没有什么新的意见,一切由周恩来商谈办理。”周恩来在互助条约上签字

1950年2月14日,中国和苏联两国政府之间的谈判结束,《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字仪式在克里姆林宫隆重举行。

当天,克里姆林宫内弥漫着庄严的气氛,中苏双方代表人物步入克里姆林宫,完成一项伟大的仪式。

中国方面出席这次签字仪式的有毛泽东、周恩来、李富春、王稼祥、赛福鼎。

苏联方面出席签字仪式的有斯大林、莫洛托夫、伏罗希洛夫、马林科夫、米高扬、赫鲁晓夫、贝利亚、卡冈诺维奇、布尔加宁、葛罗米柯、罗申等。

代表双方签字的是周恩来和维辛斯基。

签字仪式前,斯大林从他的办公室走出来,对周恩来和维辛斯基说:“你们对今天的仪式、程序都协议好了吗?双方应参加的人员都到了吗?”

维辛斯基说:“还得稍等一等。”

斯大林问维辛斯基:“前几天我们外交人员送来的那封信,我转到你那里去了,你先研究,拟出个答案来,我们再谈。这封信你看到了么?你有何看法?”

维辛斯基说:“我研究过了,至于答案,我想先听取你的意见。”

斯大林一面向一间小屋走去,一面回答维辛斯基:“我没有看,没有考虑它,你怎能先听我的意见,我送到你那里是要你先看、先提出意见来。”

这时,维辛斯基躲在斯大林背后做了个鬼脸,对着师哲的耳朵小声说:“我还未读那个文件呢!怎能提出意见呢?”

师哲说:“你撒了一个小小的弥天大谎。”

维辛斯基说:“这是一个缓兵之计,否则如何交卷,如何收场呢?”

斯大林说的信是关于中苏贸易协定的文件。

由于苏方的拖延,中苏贸易协定没有来得及在这次仪式上签订。

30分钟后,签字仪式正式开始。在签字仪式上,毛泽东、斯大林站在最中间。

周恩来代表中国政府在《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上签字。苏联外交部部长安・扬・维辛斯基代表苏联政府在《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上签字。

同时还签订了:《关于中国长春铁路、旅顺口及大连的协定》、《关于苏联贷款给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协定》。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原文如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联盟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与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具有决心以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之间的友好与合作。共同防止日本帝国主义之再起及日本或其他用任何形式在侵略行为上与日本相勾结的国家之重新侵略。极愿依据联合国组织的目标和原则,巩固远东和世界的持久和平与普遍安全。并深信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之间的亲善邦交与友谊的巩固,是与中苏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相符合的。为此目的,决定缔结本条约,并各派全权代表如左: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特派中国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部长周恩来。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最高苏维埃主席团特派苏联外交部部长安得列・扬努阿勒耶维赤・维辛斯基。

两全权代表互相校阅全权证书认为妥善后,同意下述各条:

第一条

缔约国双方保证共同尽力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以期制止日本或其他直接间接在侵略行为上与日本相勾结的任何国家之重新侵略与破坏和平。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国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

双方并宣布愿以忠诚的合作精神,参加所有以确保世界和平与安全为目的之国际活动,并为此目的之迅速实现充分贡献其力量。

第二条

缔约国双方保证经过彼此同意与第二次世界战争时期其他同盟国于尽可能的短期内共同取得对日和约的缔结

第三条

缔约国双方均不缔结反对对方的任何同盟,并不参加反对对方的任何集团及任何行动或措施。

第四条

缔约国双方根据巩固和平与普遍安全的利益,对有关中苏两国共同利益的一切重大国际问题,均将进行彼此协商。

第五条

缔约国双方保证以友好合作的精神,并遵照平等、互利、互相尊重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及不干涉对方内政的原则,发展和巩固中苏两国之间的经济与文化关系,彼此给予一切可能的经济援助,并进行必要的经济合作。

第六条

本条约经双方批准后立即生效,批准书在北京互换。

本条约有效期间为三十年,如在期满前一年未有缔约国任何一方表示愿予废除时则将延长五年,并依此法顺延之。

一九五○年二月十四日订于莫斯科,共两份,每份均以中文与俄文书就。两种文字的条文均有同等效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最高苏维埃主席团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全权代表

周恩来(签字)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全权代表

安・扬・维辛斯基(签字)

中苏两国缔结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后,苏联外交部长维辛斯基说:“这几个文件签订的消息,不仅将得到全苏联的人民,同时也将得到所有和平、民主与进步的友人们的深深的满意。”

签字完后,周恩来发表演讲,他用宏亮的声音说:

苏联部长会议主席先生:

外交部部长先生:

诸位先生:

我们两大国人民的伟大友谊是从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以来就已建立了的。但是帝国主义和中国反革命的政府阻碍了我们之间的进一步合作。由于中国人民的胜利,已使形势起了根本变化。中国人民在毛泽东主席领导之下,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并形成了空前统一的国家,这样也就使我们两国的真诚合作获得了可能。现在经过斯大林大元帅与毛泽东主席的会商,这种可能已变成了真实的东西,这种友好同盟互助已在具体的条约上固定下来了。以美帝国主义为首的帝国主义集团曾经千方百计,企图挑拨离间我们两国的友谊,现在这种无耻的企图已经彻头彻尾地失败了。

……

由于中苏两国是为和平,正义与普遍安全而携手合作的,所以这种合作不仅是代表中苏两国人民的利益,同时也是代表东方和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与正义的人民的利益。我相信,拥护我们的条约和协定的将不只是中苏人民,而且将是全世界的进步人类,而仇恨这些条约和协定的不过是那些帝国主义者,那些战争贩子。

近七万万人口的中苏两国人民的团结将是不可战胜的力量。

中苏永久友好与永久合作万岁!

周恩来的讲话受到全场人员的热烈欢迎。

接着,中苏两国代表站在一起合影,斯大林比毛泽东略低,在记者给他们拍照时,斯大林故意往前移动了两步。这样,在照片上,他就和毛泽东一样高了。

当时,各种媒体的镜头对着代表们,摄影灯在不断地闪烁。突然,斯大林对师哲说:“你们的翻译工作没有做好,耽误了贸易协定文本的印制。否则,今天在这里可以同时签署贸易协定,那多好呀!”

毛泽东问师哲斯大林说的什么,师哲如实地翻译了。

毛泽东听后说:“缺点和错误总是中国人的!”

斯大林非常敏感地回头问师哲:“他说什么?”

师哲回答说:“是我们个人之间的私话。”

当时,苏方还没有准备好中苏贸易协定,苏方有关人员怕斯大林斥责,所以就称中方没有准备好该协定的中文本,以此搪塞,逃避责任。

师哲后来回忆起签字仪式上的小插曲时说:

这种事发生在庄严郑重的签字仪式上,实在使人啼笑皆非。毛主席以他特有的洞察力,一眼就看穿了这件事的本质,同时一针见血。

同年2月16日,《人民日报》发表文章称:

我们认为苏联是争取世界和平与人民民主的堡垒,是中国人民最可靠的友人。毛主席曾有这样的指示:“假如没有苏联的存在……我们能够胜利么?显然是不能的。胜利了,要巩固,也不可能。”我们中国人民在毛主席领导之下,在行动上加强中苏人民的亲密的友谊,在行动上扩大以苏联为首的反帝国主义战线,结果能够使人民解放战争获得彻底的胜利。今日中国基本上已统一了,人民自己的政府已建立了,新中国的建设已开始了。今日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及其各种协定的正式签订,使今后的中国已能大踏步走上了建设的大道,使我们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更加磐石之固了。

……

我们试回想自从毛主席和周总理先后访问莫斯科以来,那些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怎样制造和散布各式各样的离奇怪诞的谣言,就足以充分暴露那些帝国主义者对于中苏两国的团结和合作,怎样惊慌失措!我们中国人民在这个中苏友好和合作的新时代中,高呼:

毛泽东万岁!

斯大林万岁!

中苏友好合作万岁!

与苏联缔结了新的互助条约,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领导人完成了一项重大的任务,为祖国未来的发展创造了优越的条件。

1951年10月23日,毛泽东在政协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讲话说:

现在把两国的友谊在条约上固定下来,我们可以放手搞经济建设。外交上也有利。我们是新建的国家,困难多,万一有事,有个帮手,这样可以减少战争的可能性。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后,在一定程度上为新生的中国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外部环境,并促使中苏两国关系一直向着良性方向发展着,并对两国建立永久的友谊产生了积极影响。毛泽东邀请斯大林参加晚宴

1950年2月14日,《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字仪式结束后,在全体人员合影前,毛泽东和斯大林又相互交谈了几句,彼此祝贺与问候。

接着,毛泽东向斯大林提出一个请求,他说:“斯大林同志,我们想在签订条约后举行一个小型招待会。”

“好啊。”斯大林回答说。

“不过不是在克里姆林宫举行,而是在另一个地方,比如大都会饭店。”

“为什么不在克里姆林宫?”

“要知道,斯大林同志,克里姆林宫是苏联政府举行国宴的地方,对于我们这个主权国家不很合适。”

“这倒也是,但是我从不出席在饭店或在外国使馆举行的招待会,从未出席过。”

“斯大林同志,我们的招待会没有您出席……不,不,这简直不可思议。我们请求您,恳切地请求您接受我们的邀请。”毛泽东坚持说。

毛泽东目不转睛地看着斯大林,等着他的答复。

“好吧,毛泽东同志,如果您很想让我出席,我就出席。”斯大林终于开口了。

接着他们转到其他话题,斯大林一生严格遵守的誓言就这样被打破。

2月14日晚,按照毛泽东的意见,中国驻苏联大使王稼祥以大使夫妇的名义在大使馆举行答谢宴会。

斯大林是从不到克里姆林宫以外出席宴会的,但出于对毛泽东等贵宾的尊重,他破例率苏共中央政治局成员出席这次盛宴。

位于莫斯科市中心的大都会饭店是一幢带有典型俄罗斯风格的建筑。2月14日这一天,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苏联大使馆把大都会饭店的宴会厅全部包了下来,整整的一层楼都成了中国东道主接待客人的场所。中国党政代表团访苏结束的告别宴会将在这里举行。

18时左右,中国东道主和请来的客人们都按指定时间来到了宴会大厅内,到处都洋溢着欢快的气氛。

然而,快到开始的时间了,仍不见斯大林等苏联党政军最高领导人出现,不少人脸上浮现出忧虑不安的表情。大家担心斯大林是否真能破例走出克里姆林宫到这里来参加招待会。几位苏方人员交头接耳地议论着,认为情况不妙,另外一些人则显得信心十足地在等待着。

正当人们议论纷纷时,一位身穿便服的外交官悄悄走到苏方译员费德林身边,对他说:“您应当到前厅去迎接斯大林,把他接到这里来。”

费德林心里掂量了一下,说:“你们做这件事或许更好些,难道这种事成了我的特权吗?”

外交官用不容置疑的口吻说:“费德林同志,关于特权的事,我们现在不谈它,我们现在是把您看做汉语专家来要求的,难道您还不明白?”他拉起费德林的手把他带到了前厅,让他在指定的位置上站好。

18时30分,一队长长的高级轿车在饭店前停了下来,斯大林带领苏共政治局全体成员走下了汽车。

当前厅大门打开,斯大林威严的身影出现在门口时,全场许多人都惊呆了,因为在场的大部分苏联人都从未这么近地看见过国家领袖。

斯大林走到存衣处解开大衣,服务员要上前帮忙,斯大林风趣地说:“谢谢,看来这点事我还会做的。”

斯大林说完跟着费德林大步走进了宴会大厅内,顿时,全场爆发出了一片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经久不息。

斯大林向热情的人们挥挥手,然后向“主宾席”长桌后面的毛泽东大步走过去。

毛泽东微笑着伸出双手与斯大林亲切地握手,请他在自己旁边坐了下来。

“斯大林同志,您好!祝您身体健康!”

“谢谢,毛泽东同志,您的身体看来也不错,还适应莫斯科的气候。”

“还好!谢谢苏联同志们的关心和照顾。”

毛泽东说完话将走上前来的周恩来、李富春、王稼祥等人中斯大林尚不认识的人作了介绍。斯大林也微笑着同他们问候并握手致意。

宴会开始了,大厅内灯火辉煌,欢乐的乐曲四处回荡。

两国同志一个接一个地发表祝酒词,但所有祝酒的人都目不转睛地望着并排站在用玻璃板壁隔成小间内的斯大林和毛泽东。两位领袖在小间内交谈着、议论着各种问题?

首先发表祝酒词的是周恩来总理。他嗓音洪亮,没有用事先为他准备的讲稿,但所讲的内容竟和讲稿几乎一字不差。

周恩来主要讲了中苏两党两国兄弟般的团结是对世界革命的最大贡献,中国人民感谢苏联的援助。

他的讲话使得在场的苏联同志十分激动,不时报以热烈的掌声,竟连费德林有时也觉得一时找不到更好的词汇来翻译了。

周恩来的讲话结束后,斯大林也要发表祝酒词了。

斯大林在暴风雨般的掌声中站了起来,他从容不迫地触了一下装满佳酿的酒杯,打了个手势说:“请注意,我首先为毛泽东主席、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就而举杯祝贺。”他说,“中苏友好的兄弟情谊要保持下去,周恩来总理的讲话也代表了我的意思了。”

斯大林接着说:“社会主义阵营要团结起来,可惜今天与会者中间少了南斯拉夫的同志,我感到很惋惜……”最后,他放下酒杯,举起双手高呼着:“团结就是力量!”

宴会进程中,气氛始终很热烈,毛泽东举杯祝斯大林健康,祝中苏人民友好下去。斯大林也数次举杯祝毛泽东、周恩来健康。

毛泽东和斯大林这时情绪很好,不时地和与会同志谈笑着。

在这次宴会中,斯大林与毛泽东为中苏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共同举起了祝贺的酒杯。

宴会一直持续到午夜,人们才尽欢而散。

举报

热门好书,快上车!

  • [现代]别这么大力,各种形状揉搓出来了痛啊。
  • [历史]久等了,我们这就开始
  • [玄奇]七个女人给我破身,方能成民间禁术大师
  • [现代]哥哥别啃了,我疼…
  • [历史]我是先帝的女人,你不能这样
  • [现代]穿着暴露的美女整天晚上来撩我。
下载黑岩阅读APP,红包赠币奖不停
+A -A
目录
设置
评论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