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先生

亡国 领取口令

发布时间:2021-03-06 20:40:31

这一桩故事要从北晋亡国的那一年说起。

近百年来,这片大地始终经历了硝烟与战火,几经纷争与割据后分为六部:东汉,西凉,南楚,北元,雄据四方,中有南北二晋,各执一隅。

元国兵强马壮,觊觎北晋已久,于是便拟了檄文,例举了北晋数条罪状,大举兴兵征伐。

得知元军压境,北晋举国皆惊,以和亲为由向南晋求援。

南晋援兵未至,北晋皇帝陈宣御驾亲征被俘。

北晋国破。

这事原本无可非议,只是来得突兀。北晋式微,重文轻武,却不曾想到破国如此之快。

元军长驱直入,势如破竹般从西北指向北晋都城,犹入无人之境。从元国发兵到北晋亡国,历时二十七天。

北晋国破后,元主蒙阔台封北晋皇帝陈宣为长乐候,并在元都城赐下府第。

陈宣感念蒙阔台不杀之恩,招原北晋各郡太守来降。太守们纷纷向元人递呈降表,唯独平山郡困守孤城誓死力战。

据斥候报,有人杀死平山郡太守,携七千残兵据守平山关。

元人二次讨伐,均未果,将此引为奇耻大辱,出兵七万,血战月余,五万兵马尽殁于城下。

消息传开,举世震惊。

元帝蒙阔台大怒,调兵十万,围困平山关。立誓:破城之日,平山关内鸡犬不留。

十万大军围城月余,大小数战,惨烈异常。

所谓:征城以战,杀人盈城。征地以战,杀人盈野。

平山关乃是一座小城,依山而建,城内守军七千,另有百姓万余,多为随军家眷,虽兵寡将孤,却屡次拒数倍之敌于城外,其中艰险不为外人道也,坚守数月,足矣让世人瞠目不已。

城破那日,一名布衣少年,只身长枪立于城下,横指数万元军,浴血鏖战,所向披靡。

元人敬其勇猛,逐一派军中高手向其挑战,尽败。八十三人被毙,伤者数人。元帝蒙阔台闻之,亲临城下,随行高手与之再战,再败,一十六人被挑于枪下。

元帝爱材劝其降。

少年放声大笑,只身杀入元军阵中,以断刃伤蒙阔台于马下。护卫大惊,命人弓箭射之,少年身中数箭,仍奋勇厮杀,战至黄昏,再斩元军百人,入夜后不知所踪。

元军入关后,城内无一人,无一鸡,无一犬。蒙阔台暴怒,命人掘地搜索,挖出城中一条秘道,似是开凿不久,将山底贯穿,通往城东十里之外。想是平关城内百姓已藉此逃命。蒙阔台盛怒之下一把大火将平山城烧成瓦砾。

这场战争来得快,去得也快。一来一去之间,北晋已经成为历史,惹来无数感慨,唾骂,惋惜。当然,还有对那名布衣少年的赞叹和缅怀。

另有一段和这桩故事有关的趣闻,被百姓当成笑话来讲。

北晋亡国后,元帝蒙阔台对陈宣不杀不辱,以兄弟相称,在元国都城赐下府第,封其为长乐侯,世袭罔替,并将其家眷四百余口尽数迁进长乐侯府,实为圈禁。

北晋从此纳入元国疆域,更名燕部,蒙阔台将其赐封给长子蒙罕作为领地。

蒙罕对归降官员视其过往政绩,或封,或赏,或杀,或贬。而北晋诸多百姓却流离失所,大量土地一夜之间成为元人私产,无数壮丁论为苦力,女子们为避其辱到处躲藏,更有甚者自毁其容,一时间,怨声载道,哀嚎千里。

在平山关被围久攻不破时,陈宣发檄文,对蒙阔台歌功颂德,并陈词痛骂平山郡那位带头抵御元军的少年。

其文曰:北晋孱弱,民多疾苦,乃旧政所制,今举国归元,萌明主庇佑,百姓乐业,四方钦服,然平山顽民叶野,不识明主,凶杀太守,无视民愿,煽衅百姓,背于大道,与天下之大不违,陷平山万千黎民于不义,属十恶不赦之徒,世人尽可唾之讨之。

檄文发出不久,平山关城内送出一道锦盒,层层密封,盒上书写:陈宣亲启。四个大字。

蒙罕不敢怠慢,派快马八百里加急送往元都城,转交长乐候。陈宣见到锦盒如获至宝,遂携之金帐面见蒙阔台,当众拆开后,锦盒内只有一张字卷,上书两字:傻……逼!

满帐哗然,众大臣脸上表情精彩至极。

陈宣怒指着字卷,不知所云,气极而抖,呕血昏于当场。

元主蒙阔台脸色铁青,咬牙召来帐内执事,将陈宣抬入内庭医治。

从此,百姓们在日常生活用语中又多了一条骂人的词汇,多数用来形容人愚蠢,到后来更是成为口头禅。

过得初夏时分,这一桩战事的热议稍稍淡去,叶野的名字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想是陈宣檄文中所提及十恶不赦之少年,不过大家都觉得这名字取得十分怪异,叫起来极为拗口。

街头巷尾的茶楼酒肆里,说书人将平山关一役演绎出各种不同版本。其中有一个版本最为精彩,据说是从原北晋国平山关内的百姓中流传开来的。

北晋亡国后,陈宣发招降书至平山郡,随招降书而来的一万元人骑兵,个个彪悍骁勇。强弓手将招降书附于箭上,射入城内。太守罗远道看过招降书,命守城官兵打开城门。却被人用枪挑下城墙,暴毙而亡。

事发仓促,众官兵惊诧万分,见一少年书生,似无缚鸡之力,身着粗布长衫,倒提着杆长枪,行走间步履懒散,殷殷血迹顺着枪尖拖出的划痕淌到地面上,慢慢的渗入到砖缝里。

众人相顾骇然。

少年书生从容不迫走向手执刀枪的官兵,食指与中指夹着白色纸卷,青烟袅袅,不时吸上一口,吐出烟雾。

官兵惧其威势,皆向后退,自动让出一条路来。

少年书生把纸卷凑到嘴边,深吸了两口吐出浓烟,再将手中烟头扔在地上,用脚碾灭,站至高处,环视众人高呼:“国之将倾,家能安否?覆巢之下,岂有完卵乎!”

声音洪亮响彻天际,四下里鸦雀无声。

少年书生继续道:“我知你们所想,无非是城门开后,如何保住身家性命,如何护得妻儿老小?”

百姓与众官兵们闻言,有人手足无措,有人随声附和,乱作一团。

少年书生摆手示意大家安静,高声道:“我与大家所想一样,我也怕死。”

话音刚落,一片唏嘘声传来,众人均是不屑。

少年书生毫不理采,随即话锋一转,声音陡然拔高:“怕死难道就能不死吗?”

一句喝问,使得四下里安静无声,道理虽浅,却直扣人心。

少年书生又问:“有匪盗叩门,你等愿开否?”

少年书生见众人无语,用长枪指着城下元兵:“同样道理,现在城外站着一万强盗,太守罗远道想给他们开门,所以……我把他杀了。”

“我虽怕死,但不会伸颈待戮。我会拿起手中的刀剑和他们拼命……我们世世代代躬耕于此,辛勤劳作,挥洒汗水,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与我们的血脉相融,而今天……强盗们要占领这里,要用我们的鲜血把这片土地染红,要把我们变成他们的奴隶,要让我们的妻女成为他们的玩物……你们同意吗?”

“不!”众百姓与官兵情绪高昂,无数嘶吼的声音混杂在一起,却出奇一致的响亮。

“所以我们别无选择,我们要反抗,就算是流尽最后一滴血,我的双脚也会牢牢的踩着脚下的土地。让企图侵占它的强盗付出血的代价,北晋虽然亡国,可是我们不能做亡国奴……”少年语调高昂,言毕环视城上守军大声问道:“如若我能保住百姓性命,你等愿随我一战否?”

“愿战!”

“愿战!”

众人的情绪被点燃了,山呼海啸般以愿战呼应,并拥其少处为首。

元人一万兵马在城外叫嚣后攻城,被城上抛下的石块砸得人仰马翻,扔下三千多具尸体,远远的扎下营盘。平山城内冲出一队人马,迅速打扫战场,顷刻间三千人的兵器盔甲被扒了个干干净净,甚至有些元兵衣衫也被扒去,留下许多光溜溜的尸体。

元军将领看到这一幕,勃然大怒,指挥大军攻城。

平山城大门紧闭,骑兵本不善攻坚。几次强攻后无果,一万多骑兵仅剩三千,只得派快马求援。

蒙阔台长子蒙罕领三万大军前来,号令在城下扎营,不急进攻。将先前指挥不利的元人将领抽了五十鞭子,大骂其愚蠢。

当天夜里,平山城门大开,城内冲出千余头疯牛,尾挂鞭炮,直奔营地,周围锣鼓声大作,喊杀嘶吼混作一团,元军仓促应战,黑夜之下分不清敌我,大都死于铁蹄之下,战后盘点,三万大军折损八千,随军辎重粮草被烧得一干二净。

翌日清晨,城上射下一箭,箭上附书:贵军远来劳顿,我郡虽小,却属礼仪之邦,送牛千头,犒赏尔等,望诸蛮夷焚香祷告,沐浴更衣,等吾来取尔等项上人头。

蒙罕把书信撕碎,遂命大举攻城,大战三日后,损兵一万七千余,城未破。

蒙阔台听闻奏报,脸色铁青,点兵七万,拨于蒙罕调度,并命随军将领给蒙罕带去四个字:不破不归。

蒙罕平时最得蒙阔台器重,明其用意,如若平山关弹丸之地无法克之,何谈日后执掌大元帝国。

七万援军到来,与一万残兵汇合,整整八万人马,声势浩大,蒙罕再不敢大意,仔细勘察平山关周边地型,指挥兵马,决定先占至高点,后攻平山关。

平山城依山而建,山势外围陡峭,内部平缓,时值寒冬,八万大军被蒙罕分作两路,二万骑兵在城外佯攻,六万步兵轻装简从,由一处不算陡峭的山势攻占山顶。

登顶未至,无数巨石滚滚而下,蒙罕见势不妙,急令撤退,六万元军,不足八千活命,蒙罕重伤。

消息传回元都城,蒙阔台闻之色变,亲率大军十万,浩荡而来,加上先前剩余残兵,大军总计十二万之众,围困平山城。

那些从平山城流离而出的百姓每每讲到此处,无不潸然泪下,衣襟尽湿。

历经大小数战后,平山关七千守军所剩不足六百,地道凿通后,少年书生为阻元军,率六百残兵死守平山关。

直至平山关内百姓安然撤离,少年书生不知所踪……

残破的城墙标榜着曾经的浮华,改投新主的官员们吹嘘着往日的荣耀,然而,北晋已经渐渐淡出了历史的册页,只有关于那位少年书生的传说仍在流传。

有智者曰:此子大智大勇乎!

举报

热门好书,快上车!

  • [历史]一觉醒来,嫂子一丝不挂躺在身边
  • [历史]久等了,我们这就开始
  • [玄奇]我是个缝尸匠,缝了一具女尸后,她却……
  • [历史]太子别啃了,我都松了…
  • [现代]既然都穿这么性感了,跟我一块躺棺材里吧
  • [现代]穿着暴露的美女整天晚上来撩我。
下载黑岩阅读APP,红包赠币奖不停
+A -A
目录
设置
评论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