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的季节,吹来的山风中还带着一丝寒意。
山坡上的树木和野草吐出了嫩绿的幼芽,一片勃勃生机中,宣告着春天已经来到。
从市招商局下派到柳条沟炭柯村担任第一书记的党卫民,当第一缕阳光洒满炭柯村的家家户户时,他已经爬到了村东的一面山坡上,完成了自己的晨练。
站在山坡上,极目眺望远处高高低低的山脉,再看看散落在从山腰到山脚下的炭柯村村民们的院落,如果不是知道这里还有着几十户贫困户,简直就是一个世外桃源。
昨天刚到炭柯村的时候,村支书孟玉海和村委会主任孟凡辉对党卫民介绍了炭柯村的情况,全村226户,总人口746人,人均不足两亩地,全村人均年收入980元,有建档立卡贫困户35户104人。
一听到这种情况,原本思想准备不足的党卫民心情沉重起来,他是来扶贫的,是要帮助乡亲们富裕起来的,可是,炭柯村的困难情况远远超出了他的预计。
昨天晚上他就没有睡好,思考着如何改变炭柯村的面貌,完成扶贫任务。
这时,面对朝阳,面对这片土地,党卫民暗暗的下定了决心:既然组织相信自己,把自己派到了这里来,自己就要把党的阳光雨露带到这里,尽最大的努力帮助炭柯村摆脱贫穷,过上富裕的生活。
炭柯村整体都不富裕,党卫民决定先从那35户贫困户开始,解决他们的困难,推动全村的经济发展。
党卫民沿着山路向村里走去,他还记着支书孟玉海家的路。
作为驻村干部,村子里在村委会院子里给他安排了一间办公室,宿办合一,他就住在办公室。吃饭在支书孟玉海家,一天两顿,按照规定,党卫民每天缴纳15块钱的伙食费。
路上碰到了几个村民,党卫民热情的打招呼:“大叔,早。”
“大哥早。”
。。。。。。
村民们知道村里来了个城里的扶贫干部,很是礼貌的回应着:“早。”
“早。”
。。。。。。
从村民们的神情里,党卫民没有感觉到热情,他知道,自己还没有融入这片土地。
到了孟玉海的院子门口,党卫民站在门口大声问道:“孟支书,在吗?”
孟玉海的家还可以,正对着大门是三间砖木结构的瓦房,一明两暗,正中间的堂屋是会客厅兼餐厅,右手套间住的是孟玉海的父亲,左手间是孟玉海两口子的卧室。
进门右手是厨房,院子里的土地扫得干干净净,显示出家庭主妇是一个干净能干的人。
左手是一间老屋子,孟玉海没有舍得拆,过年的时候,要是儿子回来了,老两口就住老屋子。而且,孟志强到现在还没有结婚呢,孟玉海两口住的那间房子,随时准备给儿子做新房用呢。
孟玉海今年47岁,虽说在农村,只生了一个儿子孟志强,今年25岁。高中毕业后,没有考上大学,孟志强不甘心待在这小山村里面朝黄土背朝天,到市里打工去了。
孟玉海的这几间房子,还是孟志强给的三万多块钱盖起来的。
听到党卫民的声音,孟玉海掀开门帘,从堂屋里出来,说道:“小党,快进来。”
走进来,经过厨房的时候,一个中年妇女正在里面忙呼。
党卫民昨天已经认识了,知道这个中年妇女是孟玉海的妻子马淑芬,就招呼道:“嫂子,给您添麻烦了。”
马淑芬笑呵呵的说道:“什么麻烦不麻烦的,不就是多添一双筷子吗。快进屋,饭马上就好了。”
走进堂屋,左手靠墙放着一个木质的长沙发,上面的垫子乌乎乎的,十分破旧。在沙发前面是一个宽大的茶几,吃饭的时候就是餐桌。现在茶几上已经摆了一盘凉拌红罗卜丝和一盘豆芽粉条。
孟玉海一只沙发说道:“坐吧。”
党卫民坐到沙发上,说道:“孟支书,今天我就想到那些贫困户家里去看看,实地了解一下他们的困难情况,再考虑具体的帮扶方案。”
孟玉海没有坐沙发,而是坐到了一把小椅子上,掏出一盒皱巴巴的纸烟,抽出一根递给党卫民。
党卫民双手一挡说道:“您吸,我不吸烟。”
孟玉海收回手,自己点上烟,说道:“不吸烟好啊,听说现在城里人吸烟的越来越少了,都注重养生保健。”
党卫民微笑着说道:“是啊,当人的基本生活条件满足之后,自然就把注意力转移到了健康长寿上,追求高质量的生活。现在城市里的平均生活水平提高了,才开始兴起养生的热潮。”
“我们村的经济要是能上去,消灭了贫困户,我相信,到那时候,村民们也会关注健康长寿、养生之道的。”
孟玉海点点头说道:“那些贫困户连吃饭都成问题,哪有心思想别的。吃完饭了,我陪你去转转,认认人,以后也好方便工作。”
马淑芬端着一个筐子,里面盛了几个热气腾腾的馒头,还有一碗稀饭,放大茶几上,说道:“赶紧吃吧,我给你们再盛稀饭去。爹,出来吃饭了。”末了她冲着公公那屋喊了一声。
门帘一挑,从那屋里出来一个七十岁左右的老人,走到茶几跟前。
党卫民急忙起身让座,说道:“大叔,你好。”
老人坐到沙发上,说道:“坐下吃吧,你们城里来的人,怕是吃不惯我们的粗茶淡饭。”
党卫民说道:“还行,会习惯的。”
孟玉海拿起馍筐子,先递给了老爹,说道:“先吃个馍。”
老人拿了一个馍,孟玉海把筐子又递给党卫民,党卫民也拿了一个馍,就着小菜吃了起来。
吃完饭,孟玉海陪着党卫民向村北走去,边走边说:“这35五户贫困户主要住在后沟和小河沟,比较分散。县里已经立了项,每户补偿3万元,让他们搬迁出来,估计再过五六个月款子就可以下来。可是,就这也不行,他们一分钱都拿不出来,3万块钱盖一院房子还是不够。”
党卫民说道:“既然有政府的搬迁补助,我们一定要想办法把他们搬迁出来。孟支书,你看,这小道才二三尺宽,要是遇到雨雪天气,他们下来一趟都不容易。搬迁点确定了吗?”
孟玉海边走边说:“已经确定了,就在村东,那里有一块空地,经过村委会研究,准备把他们集中搬迁到那里,回头我带你去看看。”
说着话,前面出现了一个院门,透过半截院墙可以看到院子里只有一间茅草屋。孟玉海指着院子说道:“先到这家看看。这家只有老太太一个人,叫沈翠兰,老伴走得早,儿子前些年也去世了,无依无靠,自己还患有多种疾病,生活十分困难,被确定为低保贫困户后,生活才有了一些保障。”
走到院子门口,孟玉海一边往里走,一边大声问道:“沈大妈,在家吗?”
屋里传出一个苍老的女声,说道:“玉海吗,进来吧。”
党卫民随着孟玉海走进屋里,屋里很黑,窗户被用布帘子挡着,只有从门里透进来的光亮,一张床,床上的被褥十分破旧,看样子也好长时间没有洗了。
在屋子的另一头,是锅灶,锅盖半掩着铁锅,灶台上放着碗,还没有洗,一口水缸靠墙放着。
孟玉海说道:“沈大妈,这是到咱们村驻村的扶贫干部,第一书记,党卫民,昨天才来,要到家里来看看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