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乾和钱玉明站在秦卓面前,紧张到全身冒汗,两人面面相觑,觉得秦卓不是在给他们出难题吗?
方乾大着胆子又道,“秦相,可否……”
秦卓指着他的鼻子,“这批钱粮关乎大离王朝的命运,你却在这推三阻四,身为刑部尚书遇事如此胆怯,我要你何用?”
“秦相,下官能力有限无法完成任务,请您让陛下下旨,允许下官辞官归乡吧。”
方乾沉思过后,来了招以退为进。
他觉得钱粮被劫案事发突然,换成任何一个人都无法在两日内勘破。
与其等着两日后被砍头,还不如现在自己主动辞官,还能保住一条性命。
秦卓冷眼盯着他,心想这帮混蛋真是阴险,一遇到事就撂挑子,居然敢用这种方法来威胁他。
此事迫在眉睫,若答应方乾辞官,那后面的人追回不了钱粮也提出同样请求,是准还是不准?
秦卓目光锐利,“方乾,你当真要辞官?”
“是。”
“好,刘公公,去将此事禀明陛下让他定夺吧。”
秦卓对身边一名老太监递了个眼色,后者心领神会转身离去。
不久后他手上拿着一卷圣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方乾在关键时刻动摇人心,安律当斩!”
“什么?!”
方乾不可思议。
他只是要辞官,圣旨上下的命令却是要砍他的头!
“陛下!秦相!臣无罪啊!!”
秦卓道,“食君之禄担君之忧,你可知道此事干系重大,尔身为刑部尚书却只顾自己利益。既然如此,留你何用?”
他大手一挥,立即叫来几名大内侍卫将方乾拉出去。
方乾这才如梦大醒转变口风,“秦相别杀我!下官答应一定在两日内破案,下官答应还不行吗?”
“皇帝的圣旨你以为是儿戏?拖下去,砍了!”
不久后,侍卫提着一个盒子走过来,打开后里面竟然滚出来一颗头颅!
钱玉明和其他一众朝臣官员看到那颗头颅吓了个半死。
好端端的刑部尚书就这么死了?!
“陛下天纵英才,凡事赏罚分明。尔等只要尽心办事,非但不用死,还可加官进爵。”
秦卓命令侍卫,“你去将方乾的头颅挂于城墙之上,用于对其他官员的警醒。”
非常时期当行非常手段,这点秦卓非常明白。
这招杀鸡儆猴也确实有效。
傍晚时分,刑部那边的人就有了线索。
被秦卓新提拔的刑部代理尚书蒋化凡专程赶到相府汇报进度,“秦相,平谷关惨案背后疑点重重,关于那丢掉一半的钱粮究竟在哪,我等现在暂时还没有头绪。但是关于您这次遇刺,下官翻阅了宗卷,和上次您被刺杀一事联系在一起,终于查到了些蛛丝马迹。”
“说下去。”
蒋化凡汇报道,“根据我们的调查,目前有三人最具嫌疑。”
秦卓微微眯眼,“哪三个人?”
“第一个人是安国候魏明崇,他向来与秦相您不和。”
蒋化凡如实说道,“第二个人是当朝大员黄秉承,下官记得,您第一次遇刺当天曾在科举考试中处罚过他的儿子,说不准这位黄大人不会怀恨在心。”
“那第三人呢?”
“第三个人是昌平公主林素薇,下官听说,她曾经因为离阳公主与您发生过冲突……”
秦卓微微沉思,“你觉得三人中谁的嫌疑最大?”
“这……”蒋化凡摇头,“此案涉及皇亲国戚,下关职位低微怕是没办法……”
“我明白你的意思。”秦卓大手一挥,“来人,立刻让陛下拟旨将此三人传入皇宫。”
“没有证据又该如何分辨呢?”
秦卓道,“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懂了吗?”
蒋化凡说出疑虑,“可查明真相后,万一将他们逼到狗急跳墙,恐生大乱!尤其是那魏明崇,他小儿子魏虎可是掌管着皇宫内的五千禁卫军啊!”
“本相这就安排人手提前在宫中布置,谁敢作乱一并拿下!”
……
安国候府。
平谷关刺杀事件事发到现在,魏明崇心神不宁。
魏虎道,“父亲莫慌,毕竟十万大军的饷银和粮草被我们的人劫回来了大半。一来,算是弥补了当初我魏家的损失。二来,粮草饷银跟不上,刘墉率领的十万大军必败无疑。到时一切责任都要由秦卓背负,如今只不过是延缓了他的死期。”
“而且孩儿听说今天那奸相杀了刑部尚书,就是因为他们什么都调查不出来。哈哈,说不定他现在还像无头苍蝇一样乱撞呢。”
魏明崇点头,“你把那一半的粮草和军饷都藏好,绝不能被人发现。”
话音落下,下人慌张来报,“侯爷,宫里来了一群带刀护卫,说现在要把您带到皇宫接受询问!”
紧接着一群手持长刀的护卫闯了进来,宛如怒目金刚。
魏明崇怒道,“放肆,我安国候府岂是让你们随意乱闯的?”
一人掏出圣旨,“奉陛下旨意带侯爷进宫接受询问,若有反抗格杀勿论。”
魏明崇脸色一变,看着魏虎,心想难道事情这么快就败露了?
魏虎同样神情不定。
护卫道,“时间紧迫,请侯爷切勿迟疑,赶紧跟我们走!”
看到摆在自己面前的一把把长刀,魏明崇让自己冷静下来,“好,既然如此本侯跟你们进宫面圣。”
“父亲!”
“你在侯府好好待着,没有为父的命令不准轻举妄动。”
说完,魏明崇直接就被带走了。
魏虎眼中闪烁不定,然后叫来心腹,“你持我令,去调集前锋营的五千精锐把守在皇宫各处要塞,从现在开始,禁止所有人出入!”
心腹大惊,“三少爷,您难道是要!可是侯爷说过……”
“白痴!”魏虎怒斥,“我父亲现在被抓走,此时不随机应变更待何时?难道要看着我魏家被那奸相连根拔起吗?”
“那您接下来是要?”
魏虎眼中浮现出对巅峰权力的痴迷,“当今天子年幼,奸相当道,大离气数已尽,早已到了要改朝换代的地步。我的两位兄长是封疆大吏,我父又是两朝元老,放眼王朝境内谁能与我魏家争锋?你们听我号令,一旦时机成熟就冲杀进去,杀了皇帝和奸相。功成之后尔等便是开国功臣,重重有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