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很有趣

第2章 商周剧变

发布时间:2025-01-16 10:31:27

商灭夏后,把冶铜技术收入囊中。和夏的保守不同,商朝则是利用领先的青铜技术开始疯狂扩张,拿下地盘后,会派亲戚朋友来这里管理,所以,“封建”在商朝其实已经出现了。

除了地盘比夏大得多,发展也非常猛。从早期的两座商城考古可以发现,不仅建筑规模庞大,还有巨大的粮仓和大规模冶铜产业。

不过商朝的发展也非一帆风顺,经历过初期的快速扩张,在中期也迎来了一段近百年的衰落期——连续五代(九位商帝)的内部大乱斗,主要原因就是抢帝位,直到盘庚才停止。而当时由于自然灾害,盘庚就把首都迁到了殷,也就是现在的河南省安阳市。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并有考古学和甲骨文证实的都城遗址——殷墟,就在这里。

殷墟的考古,也让我们看到了更全面、更真实的商朝,尤其是甲骨文的出现,让许多传说变成了可以考证的历史。

在盘庚的治理下,商朝实力开始逐渐恢复,而且除了青铜器,又掌握了一种先进技术——马拉战车。

到了武丁时期,商朝就开始四处征战、开疆拓土,继续扩张自己的版图。整个殷都时期,商朝一直处在繁荣之中。但繁荣的背后却是野蛮与残暴,甚至是无法想象的扭曲和黑暗。

商朝的特点呢,就是信天命,重祭祀。虽然我们从二里头考古发现,夏朝对祭祀已经是非常重视,但和商朝比起来就是小巫见大巫。商朝的祭祀规模可谓空前绝后的大,不仅是王朝内部,民间也是如此,而且从开始的“猪”慢慢变成了“人”。

商人信鬼神,地震、水灾、旱灾、战争……他们都认为是天罚,商帝的权利也是神给的,可以决定每个人的生死,人们对商帝充满恐惧,生怕自己一不小心就被“祭”了,所有商朝子民和周边部落对这个庞大的王朝充满敬畏,毕竟没人敢和神的代言人作斗争。

但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却酝酿着一场惊心动魄的灭商计划,而这个计划的发起人便是周文王姬昌,也是灭商的核心人物。而促使他走上灭商道路的根本原因便是和商朝有杀父、祭子的血海深仇。

周部落,是西北地区的一个小族群,三百多年与世无争。直到公亶父这代才和商朝有了联系。姬昌的父亲季历为了抱紧商朝这条大腿,给商朝当小弟,冲锋陷阵,十多年来一直在率军征讨其他部落。但在去殷都献俘的时候却离奇死亡。当然这个时候的姬昌还不敢有灭商的想法,因为他还不到10岁。

中年的姬昌在箕子的引荐下,获得了拜见帝辛(纣王)的机会,周和商之间才重新有了联系。姬昌不仅在殷都可以精进自己的占卜之术,还结识了好友吕望(姜子牙)。但没多久,就被卷入了派系之争,打入大牢,在羑里监狱囚禁七年。

姬昌的三个儿子想方设法通过苏妲己见到帝辛,将父亲弄了出来。但他的大儿子伯邑考却永久的留在了这儿,而且是献祭。当然真相可能更加残忍,姬昌的三个儿子伯邑考、姬发(周武王)、姬旦(周公),无论是武王频繁噩梦、灭商第二年就去世,还是周公吃饭频繁呕吐,都证明伯邑考的死,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恐惧和伤害。如果这些推断可能有误,那文王《易经》中记载[三人行,则损一人。一人行,则得其友]便是铁证。从此,“灭商”深深刻在文王心里。

回到周部落,除了壮大自己,便开始在吕望的帮助下联络盟友,毕竟当时的“小邦周”不可能撼动强大的“大邑商”,而且就算有盟友依然没有把握,所以商朝内部必须得有内应。

在文王多年的运作下,周族联盟越来越强大,虽然他没能坚持到灭商的那一天,但他留给武王的是一个足以抗衡商朝的全新周族联盟。不仅有庞大的军队和地盘,还有藏在殷都的内应,只需要一个合适的机会,灭商大军便可渡过黄河,杀向残暴的帝辛。

没多久,机会就来了。乘商朝内斗之际,周族联军渡过黄河,一路向北直抵殷都,而帝辛也调动武装,打算彻底灭掉这个心腹大患。双方大军在牧野对峙,决定彼此存亡的一场旷世大战——牧野之战,即将打响。

举报

热门好书,快上车!

  • [现代]我家的诡异小卖铺连诡都卖
  • [现实]求求你给我肉吃,我愿意跟你
  • [历史]逆子你居然和朕的妃子……
  • [现代]小子你不对劲啊,刚从屋里出来?
  • [现代]你女儿我弄定了,你能怎么样
  • [现代]想要赚钱那就你妹妹晚上来找我
下载黑岩阅读APP,红包赠币奖不停
+A -A
目录
设置
评论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