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很有趣

第3章 礼乐文明

发布时间:2025-01-16 10:31:27

牧野之战,武王伐纣,一场谁都输不起的决战。

对于周族联盟来讲,虽然这是一场准备充分的战斗,但心里根本没有必胜的把握,有的只是恐惧和迷茫,所有人都没见过这么大的场面,而且商朝的残暴在他们心里根深蒂固。最重要的是,他们对抗的是神的代言人。但他们同时也明白,失败意味着什么。

武王硬着头皮,一番讲话打鸡血。话音刚落,平时异常冷静的吕望却一反常态,带头冲锋。武王一看老丈人冲上去了,赶紧率军跟着冲锋。后面大军一看情况,也都赶紧吼着向前冲。没有什么章法,更没有什么战术,因为面对恐惧的对手,这可能是最好的战术。

而此刻商军中隐藏的内应一看周军这么猛,决定动手,对着周围队友就是一顿乱砍。商军瞬间大乱,疯狂溃败。周族联军面对数倍于己的商军,几乎没有受到强烈抵抗,便杀到了殷都。

帝辛一看顶不住了,决定用另一种方式惩罚这些叛乱者,携带宝物登上鹿台点火自焚,打算降下天灾,将这些叛逆者一网打尽。

很多人以为帝辛是走投无路自焚的,但自尽的方式很多种,何必选择最受不了的?所以就是献祭。至此,商朝退出历史。但500多年的积累,无论是人口还是文化都是根深蒂固,如何处理和解决是一个巨大问题。

武王让帝辛的儿子武庚继续做商王,而派自己的三个弟弟(管叔、蔡叔、霍叔)负责监督,防止武庚叛乱,也就是所谓的“三监”。这也是为什么前面我们说,文王出狱和苏妲己是有关系的,作为帝辛和苏妲己的儿子,非但没有被处理掉,反而封王,其中肯定有隐情。

灭商第二年,武王就去世了,周公让年幼的姬诵(成王)继位,自己来辅佐摄政,还没来得及处理商朝的问题,周公的几个兄弟就造反了,也就是著名的“三监之乱”。

周公率军先是平三监,然后东征,彻底消灭了商朝的残余势力,下一个动作就是将商人拆分。商人的数量远超周人,毕竟是500多年的王朝,所以必须打散。

于是,周公分封了一系列诸侯国,让自己人和有军功的人去各地管理,不仅让周的统治更加稳定,还可以把商人放到各地分批隔离,还有商人的贵族放到了卫国和宋国集中隔离。

在文化方面,好的一面继承,比如文字、礼乐,不好的一面去除,比如人祭、酗酒,最后将殷都彻底毁灭,在洛水一带建立了东都洛邑(成周)。

虽然周公摄政仅仅七年,但前三年平叛乱、四年分诸侯、五年建成周、六年制礼乐,可以说凭一己之力,为周朝数百年的繁荣打下坚实的基础,也让中华文明正式步入文明之邦。他是“以德治国”思想的首倡者、天下第一圣人“元圣”,但任何赞美之词都不足以表达周公对中华文明做出的杰出贡献。孔子也深知这点,将周公当成自己的偶像。而周朝也将迎来不同于商朝的真正意义上的繁荣。

在周不断发展中,贵族制度逐渐形成,宗法制度、礼乐制度深深影响着后世,其中的嫡长子继承制历朝历代都在沿用。

商周之变是中华文明史上的第一次剧变,意义非凡,因为西周对于中华文明的意义相当于希腊对于西方文明的意义。而无论孔子还是后世所提到的“回到三代”,实际指的就是西周。

经历过初期的繁荣发展,周朝在穆王时期达到鼎盛,东到东海,北到辽宁,西到甘肃,南到江汉,但同时周朝也将要面临几个致命问题。

首先,穆王出征犬戎,相当于给自己树了个强大对手、定时炸弹。还有就是分封制的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周天子和诸侯之间的血缘关系会越来越淡,而且非贵族之外的有钱人也进入了上层社会,结构都变了,所以想要保持现状只剩一个可能——周王室本身足够强大。

可关键是周王室和其他邦国一样,都是自负盈亏,土地全分出去了,自己守着那点土地总会坐吃山空,毕竟人口可是会越来越多,而且王室成员的消费能力不是一般的大,所以后期的周天子也顶不住了,谁给的多,就偏向谁。但是如果周天子无法保证诸侯国之间的公平公正,那他存在的意义就没有了。所以西周后期无论是厉王被赶跑,还是幽王被犬戎一刀带走,原因都是自身没有实力,还无法保持中立,周王朝至此名存实亡。

随着平王迁都洛邑(河南省洛阳市),东周时代开启,中国历史上最有活力的、也是最精彩的春秋战国拉开序幕。

举报

热门好书,快上车!

  • [现代]我家的诡异小卖铺连诡都卖
  • [现实]求求你给我肉吃,我愿意跟你
  • [历史]逆子你居然和朕的妃子……
  • [现代]小子你不对劲啊,刚从屋里出来?
  • [现代]你女儿我弄定了,你能怎么样
  • [现代]想要赚钱那就你妹妹晚上来找我
下载黑岩阅读APP,红包赠币奖不停
+A -A
目录
设置
评论
收藏